各位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讲的内容是《从“秃头理论”说说养成教育》。
哲学上有个“秃头论证”理论,它包含有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少一根头发能否造成秃头?回答说不能。再少一根怎么样?回答说还是不能。这样问题一直重复下去,到后来,回答却是已经成为秃头了;而这在一开始是遭到否定的。这个理论告诉人们“少一根头发”对整头的头发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它对事物当前的性质起不到任何影响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就在这种微不足道的不知不觉的渐变中,将引发事物的性质发生质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与“秃头论证”理论反映的核心内容相同的还有“稻草原理”理论和“蚂蚁效应”理论:“稻草原理”理论认为,往一匹健壮的骏马身上放上一根稻草,马毫无反应;再添加一根稻草,马还是丝毫没有感觉;又添加一根……一直往马儿身上加稻草,当最后一根轻飘飘的稻草放到了马身上后,骏马竟不堪重负瘫倒在地。“蚂蚁效应”理论认为,一群蚂蚁选择了一棵百年老树的树底安营扎寨。为建设家园,蚂蚁们辛勒劳动,挪移一颗颗泥沙,又咬去一点点树皮……有一天,一阵微风吹来,百年老树轰然溃倒,乃至最终零落成泥。这些理论对我们的养成教育有很好的启示。
养成教育就是通过有效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克服不良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秃头论证”理论告诉我们,防止养成不良行为习惯要防微杜渐,从“早”、从“小”抓起。
从“早”抓起,即从第一根头发的脱落,第一根稻草的出现,第一颗泥沙的离开抓起。例如,一个学生出于好奇偶然进了一次网吧,算不上什么大事,但是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引导教育,他就可能进第二次,第三次,……开始可能只是上网玩游戏,后来可能就会上黄色网站。随着进网吧次数的增加,上网内容的丰富,他就可能成瘾而沉湎于网吧不能自拔。这样,轻者荒废了学业,影响了身体健康;重者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成为人民的罪人。
从“小”抓起,就是从小事抓起。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通过一件件日常生活中小事体现出来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也要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碎的小事做起。如:讲究卫生、爱护环境、不乱抛废弃物等环保习惯,经常说“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文明语言习惯。
从前一阶段的情况看,学生中存在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如:乱扔垃圾、语言不文明、上网打游戏、旷课、同学闹矛盾甚至打架,这些情况在一些同学身上屡屡出现,严重影响了我们学生的形象和学校的形象。为了营造一个健康、宁静的校园环境,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和谐发展,经学校行政研究决定,对以上情况进行专项整治,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1.全体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不良行为的苗头,见微知著,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帮扶教育,立即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以防止学生形成不良行为习惯,从而使其健康茁壮成长。
2.学生在校园内追逐打闹、乱扔垃圾等现象,除批评教育外,将采取必要的行为矫正措施。
3.对于上网吧、游戏室、台球室等不适合学生的场所的同学,我们将根据学籍管理规定,作出相应的处分。非毕业班的一旦发现,即给予处分,并记入档案中。毕业班的学生将在其综合素质评价中记录,并考虑毕业问题。团员中如有发现,查实后开除团籍。
希望我们每一位学生都能说文明话、做文明人,使我们的校园更有魅力。
国旗下讲话07——从“秃头理论”说说养成教育
发布时间:2007-04-1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 ![]()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