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发展>>公示通报>>各类公示>>文章内容
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达成情况汇报
发布时间:2012-04-13   点击:   来源:   作者:

龙虎塘中学三年主动发展规划达成情况汇报

200910月,我校在顺利完成上一轮三年发展规划目标的基础上,制定了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明确了学校2010-2012年三年主动发展的任务。三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努力开拓教育管理新思路,创新教学实践新模式,努力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和教学质量。

一、三年来学校获得的主要荣誉:

12009年被评为“江苏省教育学会初中教育研究先进集体” “常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常州市校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 “新北区三八红旗集体”“东西部学校结对帮扶工作先进单位”“新北区档案工作先进集体”

22010年被评为教育部“十一五”专项任务项目中小学全效学习方案研究与实验实验学校、“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先进单位” 、“江苏省平安校园”“ 江苏省绿色学校”、“常州市廉洁教育好学校”、“常州市德育特色学校”“ 常州市食品卫生等级A级单位” 常州市生命教育周活动创意奖” 、“英孚教育杯第三届常州市青年教师成长论坛系列活动优秀组织奖” “上书房杯2010常州市学生书画、作文、剪纸大赛中获优秀组织奖、“新北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优秀组织奖”

新北区“十佳校园网站”

32011年获得江苏省优秀校园网站评比一等奖,江苏省2011年度创建最具影响力初中先进集体、江苏省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常州市廉政文化示范点、“新北区科技活动先进集体”

4200920102011年在区综合考评中连续位居一等奖。 201012月接受常州市综合督导评估获得优秀级,201111月市综合督导评估团回头看,最终仍确定为优秀级。

 

二、主要工作:

1、依托教代会实行公开民主管理

学校管理充分发扬民主,坚持重大事项必须经校务会议研究商定、行政会议决定、教代会审议通过等规范程序。坚持周一教职工会议、周五行政例会制度。坚持事关学校发展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决议必须由教代会充分讨论、表决,形成决议,然后执行,逐步形成了民主、透明、规范、有效的氛围。几年来我校在坚持原有管理制度有效执行的同时,及时进行补充和完善; 2010年五届五次教代会审议通过《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方案》,五届六次教代会进行修订;2010年五届六次教代会审议通过《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专业技术岗位首聘等级晋级评分表》,《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专业技术岗位内部各等级聘用条件》。20124月五届七次教代会审议通过了《教职工考核方案》《教职工子女奖学金实行办法》,修订了《奖励实施办法》

学校全面贯彻、执行校务公开,学校的各项工作如评优评先、评聘职称、年度考核、福利等各方面工作情况向全校教职工全面公开。绩效工资发放情况在校园网公示,校先进班级评选和教师年度考核评优实行网上投票,学校相关工作积极听取教工的意见和建议,全面调动了全体教工的积极性,增强了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学校的意识,加强了学校的民主建设。

2、立足课堂进行教学研究与改革

我们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大力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0112月学校积极稳妥、细致扎实地推行“导学案”制。我们邀请了江苏省基础教育专家、南京东庐中学陈金康校长来校讲座,安排16位教学骨干,赴南京东庐中学参观学习,学校开展“导学案的科学编制与有效应用”学习沙龙活动和校本培训活动。我们邀请了新北区教研室万荣庆主任和赵国琴老师为全体教师开展板块——三串教学模式的培训。

20122月新学期开学,我校进一步加大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在七、八年级主要学科进行“导学案+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试点改革,我们邀请区教研室万荣庆主任多次深入七、八年级数学课堂,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深入指导,上周,我们专程邀请江苏省中学物理特级教师汤金波老师来校,就“活动导学案编制的策略”“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管理”进行诊断把脉、指导讲学。专家的指导转变了我们的理念、鉴定了我们课改的信念,老师的学习和实践让我们的课堂朝着立足学生的高效课堂发展。

3、重视师德建设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我们通过宣讲学习《常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常州市对教师违规违纪的处分办法》、《新北区治理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和政策,增强了全体教职工法律法规意识;通过宣讲学习汪金权、叶志平等的先进事迹,,增强教师潜心育人、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严谨务实、勇于创新的工作精神。通过开展 “廉政文化进校园”、“师德建设月”系列活动、“五五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五项严规的考核检查活动”“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活动”等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依法从教的意识、良好的服务意识。

同时,我们通过公开课展示与评价、教学开放日、“中青年教师大练兵”活动、推门听课、巡课等一系列平台和措施,营造了一种有效、务实、探索的教研氛围,全面发动教师聚焦课堂,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业务素养的发展。努力追求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学校组织中青年教师制定2011-2014个人发展规划,激发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目前学校现有各级各类专业称号教师20人,其中市学科带头人2人、市骨干教师4人、市教坛新秀2人、市教学能手2人、区骨干教师7人、区学科带头人3人,占在职在岗教师总人数的23.8%1人领衔区名师工作室,多人参与市名师工作室工作,5人研究生学习毕业,2人研究生在读。

在过去三年中,政治教研组、英语教研组分获常州市“首届示范教研组” 常州市“第四届先进教研组”荣誉称号,曹韡、李亚芬在省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奖,金薇、刘杏妹被评为常州市减负增效优秀教师,吴秋萍、张艳、颜梅英在市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奖。孙明、金薇、颜梅英在市中小学精品课创新实施大赛中获奖。

 

4、创新德育活动彰显文明个性

1)“RONG”文化引领校园文明  近年来,学校致力于 Rong”文化建设,我们以班级文化建设为平台,从物质、制度到精神层面逐步推进班级文化建设。目前,我校的每个班级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班级文化特色,富有特色的教室环境、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丰富有益的班级活动正推动着班级文化建设向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的班级舆论、向上的班级风气等精神文化层面的发展。

2)校园艺术节弘扬文明主旋律  2007年以来,学校每年举行不同主题的校园艺术节活动。20099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90周年之际举行了“我爱我的祖国,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第三届校园艺术节,201010月在常州迎来江苏省第十七届省运会的同时,我校开展了以“精彩省运 多彩校园”为主题的校园艺术节活动。20119月开展了以“我与文明同行”为主题的校园艺术节文艺演出活动。

艺术节中,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宣传文明,用自己的行动践行文明,在广大学生中弘扬了健康向上、勇于承担责任的主旋律,传播了民族传统和经典文化,为未成年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了浓浓的氛围。

3)德育课程校本化  2008年以来,我校先后开设了两门德育校本课程《我们一起学手语》、《弟子规》。我们通过《我们一起学手语》这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教学,增强同学们的爱心、责任心以及助残扶弱能力。《我们一起学手语》在常州市中学优秀校本课程案例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我们在推行《国学启蒙——弟子规》课程中,注重其内涵的挖掘,将《弟子规》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升道德素养,通过有形的诵读和无形的熏陶来引导学生的文明言行。20111215日的常州晚报专门对我校的这一做法做了详细介绍。

 

四、环境整洁优美,安全高效运行

学校努力优化校园环境设施,三年来积极与区、街道两级沟通,取得他们的支持,投入了20多万元用于教室、音美、理化生等功能室多媒体的配置;投入52万元将老实验楼改造成为崭新的图书楼;投入30多万元用于校园网的全面改造以满足信息化工作的需要,为我校获得江苏省优秀校园网站评比一等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投入30多万元对操场东南面围墙和道班进行改造;建设学校教工之家,添置健身器材,图书资料等,2011年被评为新北区优秀教工之家;对职高教学楼进行了质量检测认证,并于2010年暑假进行危房拆除,街道将在今年年内投入800多万元,建成有地下停车库、学校校史展室和成果展室、多功能演播室兼校园电视台的学校文化中心;食堂投入二十多万元进行了吊顶、液化石油气改为天然气等改造,成功创建了A级食堂。

学校不断提高后勤保障和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后勤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师生食堂和学生宿舍管理水平较高。在后勤管理中,以加强制度建设,经费管理,资产管理和校园环境建设为抓手,强化了后勤管理规范,提高了后勤服务质量。高度重视学校安全教育,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建立校园突发事件预警机制,落实各项应急措施,三年内没有发生安全事故。

 

六、存在问题与改进设想

通过以上的自查自评,我们认为学校办学目标明确,管理规范科学,工作务实进取,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办学条件设施不断改善,取得的成绩多次受到上级的肯定和表彰,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我们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硬件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和现有设施的充分利用,激励机制的进一步改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领域的进一步推广运用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思考,积极探索,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以更优异的成绩来感谢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03 - 2018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 版权所有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北街168号 邮编:213031  苏ICP备10201501号-2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