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1三年任期述职报告
新北区龙虎塘中学 叶雪峰
2009—2012年副校长三年任期已满,这三年中我仍旧分管学校教学工作,并担任一个班的英语教育教学工作。任期来,在高校长的正确领导和精心培养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大力支持和热心帮助下,各方面工作都开展的比较顺利,出了自己一份微薄之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就这一任期我的所作所为向各位教职员工汇报一下。
一、把握分寸廉洁自律
作为学校的一名校级领导,也算是一个公众人物,有无数双眼睛看着我,有信任的眼光,有期盼的眼光,也有质疑的眼光,所以我丝毫不敢懈怠,凡事都要谨慎为之。无论在什么地方,我都极力维护好自身形象,管好自己的嘴,不说不利于安定团结的话,不做损害学校和教师利益的事,不给学校添麻烦。平时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做到“心中有法”、“依法行事”、“廉字当头”。我给自己定这样的规矩“手不长,腿不软、嘴不馋、耳不偏、眼不花”。
二、多样学习提高能力
为了提高一点素养、加强一些能力,从而更好地做好自己的分管工作,我想方设法抽空参加一些学习活动。一是向其他行政及身边的同事学习。虽然行政分管的对象不同,但管理的思想,管理的策略可以互相借鉴;有时在班主任那里、教研组里或者其他老师那里,我会受到很大启发,得到许多好的点子。二是多读书。三年来仅仅参与编了一本教参,发表了一篇论文,尤其写论文憋得慌,觉得无从下手,主要原因是书看得少,思想理念落伍了,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看一些书,目前我除了翻阅我订的几本教育教学杂志以外,我还看了《37位校长的智慧行囊》和《教坛浅思》两本书,很有收获,今后要坚持阅读。三是向外面学习。自从走上副校长岗位,外出学习机会少了,所以很珍惜每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如分管教学校长培训活动,学校常规管理调研活动,校际交流活动等,我都要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好的点子和举措回来,能对学校的管理有一定的帮助。
三、踏实工作以身作则
我始终认为要当好领导,首先必须是好教师好群众。三年来我服从学校安排,认真落实好各项工作,顾全大局,不谋私利。从爱岗敬业和遵守学校制度方面我觉得起到了一定的榜样作用:1、安心工作,乐于奉献(经常利用周六上午或周日下午义务为学生提优补差);2、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早晨早到校,放学晚离校(早晨一般6:40前到学校,这个习惯从工作至今一直保持着);3、一丝不苟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如参加教研活动、设计导学案、开设公开课、批改作业等)。
四、抓实教学稳中求进
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最重要工作之一,因为教学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而教学质量的优劣决定着学校的声誉和未来,所以我深感责任重大,不敢半点马虎,惟有一心一意做好平时的常规管理工作。
1、加强课程管理,课程开设做到规范、合理、创新。
课程设置遵循这三个原则:①开齐开足国家课程。②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规范。③地方校本课程推陈出新,体现我们学校的特色。这几年我们先后开设了手语、国学启蒙、口语交际、生活中的物理、生活中的化学等校本课程,劳动技能、传统节日研究、心理健康、科学与生活、走班制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不断开发、筛选、优化,逐步形成体现我校文化,蕴含学校办学理念,张扬学生个性的地方和校本课程。
2、重视教师成长,搭建各种平台为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服务。
(1)扎实开好校内、校外的公开课和课堂教学能力竞赛。一直在改进公开课的管理:①每位老师每学期必须至少开一节公开课;②课的形式要多用;③教师开课情况排在行事历及一周工作上,教导处发短信提前通知;④分管学科的行政人员给听课老师盖章;⑤听完课每位老师必须填写评价表等,这样的好处是公开课一个都不少,听课队伍整齐,评课参与率高,但我们的行政督促力度还不够,还有许多不足,今后还要改进。积极争取为老师创造开设市、区级公开课的条件,一方面为教师职称晋级需要,一方面为了锻炼老师和推出老师。2006年开始设计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大比武方案,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展“龙腾杯”评优课系列活动,让新教师尽快入门、工作几年的教师尽快崭露头角、中青年教师尽快出头扬名。今后要一如既往开展这样实实在在的大比武活动,并不断规范、优化。
(2)邀请市、区教研员和兄弟学校教学一线教师为我们教师课堂把脉。我们学校优秀的教师很多,很多是实战型、苦干型,有些教师教学思想落伍,课堂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效率不高,在这样的状况下我觉得有必要邀请专家、名师来指导,这几年有我牵头,多次邀请市、区教研员或兼职教研员,兄弟学校的名师来学校与我们一线教师面对面交流会诊,有专题讲座、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赛课辅导等,虽然耗费比较多的财力和精力,但开阔了教师的眼界,更新了教学理念,拓宽了对课堂研究的深度,解决了教学上的一些困惑,同时让教师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和提升的空间,使他们有了努力方向和更高的追求。
(3)依托校际交流研讨活动,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每学期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与市区或本区的兄弟学校开展一些教学研讨活动,有“同课异构”活动、集体备课活动、复习研讨活动等,增进了相互之间的友谊,增强了教师的交往能力,增大了信息量,分享优质教学资源,对我们一些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4)带领教师走进名校,感受名校的气质,学习名校成功秘诀。这几年我们高校长远见卓识,目光放的比较远,一所学校要想成为名校,必须具有名校的气质,于是在她的号召下,校长室教科室和教导处联系了像“南京东庐中学”、“溧阳外国语学校”、“如皋袁桥中学”等名校,带领老师参观学习,虽然花费了大量的财力,但收到的效果远远比资金的本身大得多,教师震撼了,教师有信心了,教师要主动发展了,教师力求变革了。今后我们还要带领教师走出去,不断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增强把我们学校打造成一所名校决心和信心。
3、优化教学管理机制,巩固和提高教学质量。
(1)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常态化。每位行政人员蹲点一个教研组,活动时间及地点都有明确规定,对活动内容也有明确要求。
(2)教学常规检查落到实处。与教导处、教科室定期与不定期检测教师的导学案设计、批改及教研手册的填写等常规工作,并及时反馈。原先只是将检查结果网上公示,现在还要与考核挂钩。
(3)推门听课经常化。我于2006年9月开始制定了推门听课制度,旨在听到教师原生态的课,起到指导、帮助、督促教师改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让教师形成随堂课即公开课习惯。每学期我听课大约40~50节左右,每节课听下来都能及时与老师交流,在课堂的组织、教学的流程、问题的设计、学生的评价等教学策略方面对老师进行指导,对常规工作做的比较到位的教师积极肯定,对不重视教学常规、随意性比较强的教师严厉批评,严肃指出其不足,勒令其整改。
(4)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近来出台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奖惩办法”、“教师教学工作月考核制度”及“行政巡课制度”一方面用奖励办法鼓励教师自己的专业化发展上有更高的最求,另一方面用制度强制一批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注重专业化发展,规范教学常规工作,追求绩效。
(5)致力课堂教学改革。两年前我们“学案导学”是我们学校教学改革一项新举措,它将课前、课中、课后连为一体,使我们教师课堂有了充实的内容和科学的依据,使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素材和自我检测的标杆;而本学期我校推行的“板块三串备课方式下学案导学的小组学习”又是一次课堂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从专家指导后成为第一批“改革试点学校”到走进如皋袁桥中学取经到如皋“小组学习”改革先行者来校讲座,再到学校教师不断尝试体验变革,我们老师意识到我们走对了路,而且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课堂教学不改革,我们老师不可能从繁重低效的工作中得到解放,不可能得到专业成长,不可能提升教学质量,不可能让学校又好又快得到发展。当然我们现在走在改革道路的初级阶段,各方面还不成熟,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步调一致,不断细化管理,敢于创新,我们的路一定越走越宽。
(6)重视每次考试。每次的阶段测试或期中期末考试前前后后都有监控措施。考前如:试卷整体设计要求,复习计划的制定,复习讲义及练习设计要求,考务工作的安排。考后如:考卷的批阅方式要求,考后的分析要求,考后的总结和反思(如年级组会议、学科组会议、班主任会议、个别教师座谈、家长会议等)。
五、个人所取得荣誉
1、2009年5月参与江苏教育出版社发行名为“新课标英语初高中衔接教程”一书的编写。
2、2009、2010年度校级领导考核获得合格嘉奖。
3、2009、2011年度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4、2010年10月参与的国家级课题“英语课堂话语分析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研究》顺利结题。
5、2012年3月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题为《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对策与途径》。
六、努力方向
当然,我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如对如何优化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能思考不够深入,管理制度还要细化;自身专业化成长还不够重视,有畏难情绪;对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个人教学常规的考核还要进一步完善。今后我会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尽快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使学校的教学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201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