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上午,常州市七年级历史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市教研室单怀俊书记、市兼职教研员张萍老师、新北区教研室万荣庆主任和区兼职教研员赵国琴老师以及来自市区和新北区的六十多位教师、参加了本次的学科研究活动。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围绕小组学习的研究课——《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新北区魏村中学的刘荣华老师和龙虎塘中学的赵文佳老师围绕这一主题、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各上了一节研究课。刘荣华老师采用历史人物为主线串起课堂,提取人物身上的精神,尝试通过板块三串式、小组学习的方式给学生提供活动、交流的机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此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赵文佳老师通过事件为线索,板块清晰,小组学习充分,同时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指导。
课后,新北区老师与部分市区学校老师进行了评课交流活动。首先,开课老师谈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并及时作了反思,如时间分配问题、小组答案呈现的方式等方面。随后,区兼职教研员赵国琴老师提出了希望:青年教师在注意历史学科的人文性的同时也要重视历史学科的科学性,课堂语言要严谨。
最后单书记对研究课进行了点评,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两位老师的研究课给予充分的肯定:第一,鲜明的特点。两节课都努力探讨小组学习的方式,在探讨方面作了不错的尝试。第二,具体落实,板块处理,逐步推进。第三,情感是重头,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精神对于今天至关重要。第四,预设充分,生成性的问题也加以探讨。第五,授课过程中,师生共同构成课程资源,把课本资源进行了有机整合。第六,注意讲练结合,关注论从史出的观念和方法。
单书记同时也对全市历史教师提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再次提醒我们广大历史教师要努力尝试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处理一节课;如果让学生经常质疑,持之以恒,学生就会养成善于思维的习惯,质疑精神比起灌输来得更重要;历史课谈的是古,论的是今,历史课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要在潜移默化中进行;课堂教学要多样化探讨,多样化并存,不同课型要用不同方式处理;在课堂中可以酌情增加一点思维含量的资料,引起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更广泛。
本次活动是本学期我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的又一次探索,在课堂实践中我们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在学习交流中我们提升认识改进教学,相信在老师们的不断探索、尝试、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改革将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