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30日,我校八年级、高一、高二学生观看了大型音乐舞蹈诗剧《石头城的记忆》。
下面引用常州教育信息网的部分内容:
2005年9月1日,从新学年的第一天开始,武进影剧院成了我市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大课堂。在新学期的第一个月里,全市将有120多所大中小学,共有师生12万人前往武进影剧院观看反映南京大屠杀历史和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打击日本侵略者的音乐舞蹈诗歌剧《石头城的记忆》。如此众多的师生参与,如此数目的演出场次,在国内尚属绝无仅有。
从鸦雀无声到掌声如雷
台上台下爱国情怀共鸣
9月1日上午8时30分,由常州市朝阳小学全校师生入场观看开始,便拉开了第一堂“课”的序幕。据武进影剧院的钱建兴经理介绍,从9月1日开始,每天3-4场,将持续到9月30日,总共上演102场,方可落下帷幕。尽管如此,尚有少数学校因未能预约到场次而急切要求加演。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共有学生2000余名,因一场的座位安排不下,学校最初只好让部分住宿生放弃这个机会,但老师们看过后反响十分好,纷纷向校长提出来要让所有学生都能看看这台节目,受到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于是学校又找到武进影剧院,经过协调,将本校部分同学加到外校场次中观看。该校陈兴铨校长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介绍,《石头城的记忆》真实地再现了当年南京大屠杀的惨境,再现了日本侵略者惨绝人寰的兽行,激起了师生极大的愤慨。也使师生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观看这台剧目时,师生们与台上的演员时刻共鸣着,爱国主义的情怀自始至终贯穿在台上台下。
在武进影剧院演出现场,接受采访的常州市西林实验小学的姜卫春校长谈到他的观后感时动情地说,本校师生千余人在场内观看时时而鸦雀无声,那是同学们为剧中人物的命运在担忧;时而掌声雷动,那是军号响起后同学们在为抗日救国的军民们的奋起杀敌而人心大快……在一个半小时的表演中,同学们都投入了相当大的专注和热情,看到日本侵略者的丑恶行经,都义愤填膺,唏嘘不已,为同胞们的苦难哭泣不平,很多师生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当听到喇叭中传来“南京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红艳艳的大旗迎风飘扬的时候,场内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是一股内在的激情,这是每个中华儿女潜意识里的爱国激情,在这种激动里,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孩子们天真的纯朴的童心,这种场合,对于一个幼小的心灵来说,可能是一端永远不会忘却的记忆。学校将抓住这个契机,把本校“追寻历史的足迹”系列活动推向新的高潮,让这台演出起到更强更好的教育辐射作用。相信,经过这一系列活动,西林实验学校的学生们将永远铭记国耻,激发潜力,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从牢记国耻到不忘历史
要珍惜今天要振兴中华
凌逸睿老师是常州市西林实验学校一位年轻教师,谈到感想,凌老师说,《石头城的记忆》把我们带回了1937年12月13日。12月13日对我们中国来说,是一个无比耻辱的日子。丧失人性的日本侵略者把肆虐的魔爪伸向了南京。“看”着那惨无人道的日本鬼子无情地炮轰、枪杀我们的同胞,我流下了痛苦的眼泪,义愤填膺。表演看完了,我暗暗地对自己说: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我们的责任是振兴中华。振兴中华就要不忘历史,不忘过去,立足现在,才能开拓未来!
常州市西林实验学校五年级一班的姜含嫣同学天真而又诚恳地说,幸好我不是生活在1937年12月13日的南京,这是看完了《石头城的记忆》后的第一个想法。日本鬼子灭绝人性的南京大屠杀,使南京一夜之间成了一座空城。早就听说过魔鬼般的日本鬼子的暴行使南京城中尸骨如山,血流成河,一些被日本人称为“花姑娘”的,更是倍受凌辱而死。在南京,万人坑处处可见,可以豪不夸张地说,整个石头城都被鲜血浸染过。《石头城的记忆》再现了这段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何记鞭炮铺里,日本人气焰嚣张,搜出了“花姑娘”,忍无可忍的姐姐毅然拉响了成捆的爆竹,和日本鬼子同归于尽,剩下一个妹妹,后来成了革命的火种。姐姐的壮举赢得了同学们雷鸣般的掌声,同学们在震撼人心的事实面前,真正感染了,占据我们幼小心灵的已经完全是爱国之心了。作为中国人,我们不会忘记历史,一边追寻着历史的足迹,一边要努力学好本领,让祖国变得强大无比。
从鸦雀无声到掌声如雷
台上台下爱国情怀共鸣
9月1日上午8时30分,由常州市朝阳小学全校师生入场观看开始,便拉开了第一堂“课”的序幕。据武进影剧院的钱建兴经理介绍,从9月1日开始,每天3-4场,将持续到9月30日,总共上演102场,方可落下帷幕。尽管如此,尚有少数学校因未能预约到场次而急切要求加演。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共有学生2000余名,因一场的座位安排不下,学校最初只好让部分住宿生放弃这个机会,但老师们看过后反响十分好,纷纷向校长提出来要让所有学生都能看看这台节目,受到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于是学校又找到武进影剧院,经过协调,将本校部分同学加到外校场次中观看。该校陈兴铨校长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介绍,《石头城的记忆》真实地再现了当年南京大屠杀的惨境,再现了日本侵略者惨绝人寰的兽行,激起了师生极大的愤慨。也使师生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观看这台剧目时,师生们与台上的演员时刻共鸣着,爱国主义的情怀自始至终贯穿在台上台下。
在武进影剧院演出现场,接受采访的常州市西林实验小学的姜卫春校长谈到他的观后感时动情地说,本校师生千余人在场内观看时时而鸦雀无声,那是同学们为剧中人物的命运在担忧;时而掌声雷动,那是军号响起后同学们在为抗日救国的军民们的奋起杀敌而人心大快……在一个半小时的表演中,同学们都投入了相当大的专注和热情,看到日本侵略者的丑恶行经,都义愤填膺,唏嘘不已,为同胞们的苦难哭泣不平,很多师生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当听到喇叭中传来“南京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红艳艳的大旗迎风飘扬的时候,场内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是一股内在的激情,这是每个中华儿女潜意识里的爱国激情,在这种激动里,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孩子们天真的纯朴的童心,这种场合,对于一个幼小的心灵来说,可能是一端永远不会忘却的记忆。学校将抓住这个契机,把本校“追寻历史的足迹”系列活动推向新的高潮,让这台演出起到更强更好的教育辐射作用。相信,经过这一系列活动,西林实验学校的学生们将永远铭记国耻,激发潜力,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从牢记国耻到不忘历史
要珍惜今天要振兴中华
凌逸睿老师是常州市西林实验学校一位年轻教师,谈到感想,凌老师说,《石头城的记忆》把我们带回了1937年12月13日。12月13日对我们中国来说,是一个无比耻辱的日子。丧失人性的日本侵略者把肆虐的魔爪伸向了南京。“看”着那惨无人道的日本鬼子无情地炮轰、枪杀我们的同胞,我流下了痛苦的眼泪,义愤填膺。表演看完了,我暗暗地对自己说: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我们的责任是振兴中华。振兴中华就要不忘历史,不忘过去,立足现在,才能开拓未来!
常州市西林实验学校五年级一班的姜含嫣同学天真而又诚恳地说,幸好我不是生活在1937年12月13日的南京,这是看完了《石头城的记忆》后的第一个想法。日本鬼子灭绝人性的南京大屠杀,使南京一夜之间成了一座空城。早就听说过魔鬼般的日本鬼子的暴行使南京城中尸骨如山,血流成河,一些被日本人称为“花姑娘”的,更是倍受凌辱而死。在南京,万人坑处处可见,可以豪不夸张地说,整个石头城都被鲜血浸染过。《石头城的记忆》再现了这段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何记鞭炮铺里,日本人气焰嚣张,搜出了“花姑娘”,忍无可忍的姐姐毅然拉响了成捆的爆竹,和日本鬼子同归于尽,剩下一个妹妹,后来成了革命的火种。姐姐的壮举赢得了同学们雷鸣般的掌声,同学们在震撼人心的事实面前,真正感染了,占据我们幼小心灵的已经完全是爱国之心了。作为中国人,我们不会忘记历史,一边追寻着历史的足迹,一边要努力学好本领,让祖国变得强大无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