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南,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发挥课题的导向作用,结合本校的实际,加强学科间的整合,加强与生活的密切整合,努力构建活动的评价体系。学校相继成功开发了校本课程《手语》,在校领导的谋划设计下,又推出《国学启蒙》校本课程,针对现代学生社会规范的缺失,道德观念的模糊,主讲我国古代经典的国学启蒙教材《弟子规》,争取能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指导学生的行为,灌输良好的为人处事的原则方法。本学期将计划开发形成文本材料,成为学校的又一名片。综合实践课程,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充分发挥本学科的育人功能,改进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八年级开展的“传统节日研究”综合实践活动将继续有序开展,有过程,有成效。
二、工作目标:
1、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与水平
要培养全面的学生首先要有全面的教师。教师只有全面提高自己,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这个学期紧紧围绕全面创建学习型教师为主题,鼓励教师多阅读有关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积极参加有关活动,积极撰写教育教学心得和案例,全面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每位校本及综合实践课
2、认真备课,具有严密的持续性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考虑到综合实践课的老师都是兼职老师,都有自己的其他教学备课任务,因此教师可以资源共享。校本课
3、认真开展教研活动,加强教师间的交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除学校组本学科的
4、做好过程资料的搜集。让学生充分参与。
部分综合实践活动以小组集体活动为主,每组4~6人为宜,每组分工要细致,每个学生都要有任务,并按照小组要求,按时、按质完成任务。要根据年级高低有针对性的设计不同的任务,低年级可以让学生对调查的参考资料、书籍、网址等进行记录。而高年级学生要指导学生对研究的情况进行随笔记录,写出研究的感想、活动反思等,对研究活动进行过程性、总结性的小结。期末,每班各上交一份活动报告总结,并有成果展示。
三、具体工作安排和指导意见
1、利用手抄报、黑板报、作品展览、故事会、辩论会、等多种媒体及形式,丰富校本课程内容及活动,充分展示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的成果。
2、搞好活动资料的收集整理。
2、手语课程加入实践环节,学生能用手语进行基本交流,争取走出去,和聋哑学校的同学交流,并向社会提供一些志愿者服务,向一些服务行业窗口推广介绍手语,服务于社会,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力量,只是对自己的改变,体会成功的喜悦。
3、国学启蒙本学期任务搜集资料,制作课件,提取重点,传授精华,学生能熟练朗读总序,孝悌,谨言等文字,并能解释,最终能贯彻于行动。形成文本材料,印刷成册。
4、其它课程要积极与社会相结合,具有时效性,富有时代特色。。
5、航模,机器人项目加紧组队,加强训练,为3、4月份的比赛做好准备。
6、考虑九年级学生学习问题,重新组建校健美操队,加强训练。
7、积极参加俱乐部活动,创出自己的特色。
8、区布局项目加强训练,争取取得突破。
二月份:
1、制定计划,明确教研组的工作和任务。
2、进行有关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学习。
3、确定各年级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主题。
三月份:
1、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研究活动。
2、进行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的研讨活动。
3、写一写教学心得和案例。
四月份:
1、重点讨论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办法。
2、进行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学习。
3、继续进行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的研讨活动。
五月份:
1、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成果展示活动。
六月份:
1、回顾本学期教研活动情况。
2、学期工作总结。
3、各类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附件:学校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课程开设一览表:
年级 |
课程 |
类别 |
任课教师 |
备注 |
七年级 |
生活与科学 |
综合实践 |
邵宏 肖云峰 |
|
七年级 |
健康教育 |
综合实践 |
刘俊俏 季晓兰 |
|
七年级 |
手语 |
校本课程 |
刘俊俏 |
|
七年级 |
国语启蒙 |
校本课程 |
高晓蕾 伍小艳 |
|
七年级 |
口语交际 |
校本课程 |
毛金玉 钱艳等 |
|
八年级 |
传统节日研究 |
综合实践 |
李云玉 |
|
八年级 |
国语启蒙 |
校本课程 |
周丽琴 郭玉亚 |
|
八年级 |
口语交际 |
校本课程 |
张银花 华丽等 |
|
九年级 |
社会观察与实践 |
综合实践 |
徐萍 毛晓玲等 |
|
九年级 |
人与环境 |
综合实践 |
朱志慧 周建华等 |
|
九年级 |
自然科技 |
校本课程 |
邵宏 曹智芬等 |
|
九年级 |
口语与阅读 |
校本课程 |
金薇 贾莲蔚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