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发展>>计划总结>>各类总结>>文章内容
2008-2009第一学期《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建设总结
发布时间:2009-01-0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未知

岁月匆匆,不经意间一个学期已经接近尾声,回顾本学期《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建设工作,我始终坚持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普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科技教育内容、形式与手段的创新,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努力推动我校校本课程建设工作的发展,忙忙碌碌,却有条不紊,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开学前做好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有个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事先规划好本学期的目标,本学期大致该做的事,如参加市、区科技创新竞赛活动,金钥匙竞赛等,做到安排有序,忙而不乱。

第二、以本校学生以往科技作品的成绩,激发学生科技创作的热情。期初,我通过学生过去获得的科技荣誉,通过实物展示和视频播放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科技小制作并不是那么高不可盼,不可涉足的,只要我们养成平时善于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工具、学具、用具,多加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然后指导学生要与其他群体讨论交流你的想法,你就会有较高质量的科技作品出来。

第三、开发科技制作校本课程,基本形成校本课程教材(电子稿、纸质稿)。本校本课程分四大部分:与青少年朋友谈发明创造;小发明选题思路;小发明案例集锦;科技探秘:趣味科学实验。以科技小制作、趣味实验为本,点燃学生科技创新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学会观察、思考、发现,通过科技小发明技法的学习,逐步喜欢上科技小发明活动。

第四、认真组织区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创造良好的科技教育氛围。今年我区举办首届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比赛,我校积极准备,通过每周三校本课程的时间对他们进行培训、指导,学生现基本入门。

在刚刚揭晓的“新北区首届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比赛”中我校喜获组织奖;顾云中老师获得优秀科技辅导员奖;季熠婷的科技作品《昼夜长短演示仪》获区一等奖,张孙丰的科技作品《针筒式木梳》获区二等奖。同时,选送优秀作品参加市第二十届科技创新大赛。

本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1、科技小制作、小创造的一些具体实物制作是一个连续过程,而我们校本时间为每周一课时,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本校本课程的当务之急;2、科技小制作、小创造受时间、地点的制约,所以,学生要养成一有灵感就必须立即动手,把设计草图画下来,并且制作时要用到一些工具和需要成人的帮助,在教室集中时间让他们闭门造车,不会有高质量的作品出来,而且会造成白白浪费时间。如何提高学生科技作品的质量是我下一阶段工作的重心,是本校本课程建设的目的所在。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03 - 2018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 版权所有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北街168号 邮编:213031  苏ICP备10201501号-2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