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发展>>文档资料>>省市文件>>文章内容
龙虎塘中学综合督导评估报告
发布时间:2011-01-08   点击:   来源:常州教育网   作者:未知

附件7:

新北区龙虎塘中学综合督导评估报告

根据《关于开展第二轮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和职业学校综合督导评估工作的通知》(常教督〔2009〕10号)文件精神,常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组成8人评估组,于2010年12月13日至14日对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进行了综合督导评估。现将现场督导评估工作情况及工作意见报告如下:

一、评估工作概况

综合督导评估期间,评估组听取了高晓蕾校长“积淀校园文化,促进内涵发展”的工作汇报,并就自评报告中的有关问题与学校校级领导作了交流,察看了校容校貌、专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师生食堂、学生宿舍、教师办公室和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运作维护情况,观摩了升旗仪式、学生大课间、主题班会、教研组校本教研和集体备课活动,分析了九年级组和语文、化学、英语等3个教研组(备课组)情况,访谈了24人次教师(含10人次中层以上干部)和26人次学生,对76名教师、96名学生、95名学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随堂听课14节,涵盖了初中阶段所有年级和学科,查阅了学校校园网和相关台帐资料。

二、学校基本情况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创建于1943年,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1129名学生,101名教职工,94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75.5%。学校占地面积36603平方米,生均32.4平方米;建筑面积18318平方米,生均16.2平方米;绿化面积13317平方米,生均11.8平方米。近三年来,学校秉承“为学生的发展幸福奠基,为教师的人生事业添彩”的办学理念,坚持“学行并重,德业双馨”的办学目标,努力营造“严明严谨、和谐奋进”的校风、“博学善教、精业敬业”的教风和“勤学善思、立德立能”的学风,切实规范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先后获得“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开展‘冬季三项’百日锻炼活动先进学校”、“江苏省教育学会系统初中教育研究先进集体”、“常州市平安校园”、“常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常州市校务公开先进集体”、“常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常州市中小学校贯彻‘两条一规’优秀集体”、“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先进集体”和“新北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等多项省、市、县级荣誉称号。

三、主要成绩和亮点

1.坚持依法治校,规范校务管理

学校规范中层机构设置,积极构建“校级集体决策——处室组织实施——年级组(教研组)具体执行”的分层管理模式,同时实行级部制管理,由三位校级领导分别领导一个年级组,取得良好成效。学校坚持依法治校,在教代会审议通过的学校章程基础上,及时规范、补充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如:《龙虎塘中学考核奖励实施方案》、《龙虎塘中学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方案》、《龙虎塘中学评优评先考核方案》等。学校实施民主管理,坚持重大事项必须经校务会议研究商定、行政会议决定、教代会审议等规范程序,坚持事关学校发展与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由教代会充分讨论,形成决议,才能执行,逐步形成规范、有效的民主管理氛围。学校实行校务公开,如:评优评先、职称评聘、年度考核等,各项工作情况均向教职工全面公开,积极听取全校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的逐步推进,增强了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调动了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推动了学校民主管理的进程。学校先后被评为“常州市校务公开先进集体”、“常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和“常州市廉洁教育示范好学校”。

2.重视师德建设,促进教师发展

学校重视师德师风建设, 将关爱学生作为师德师风教育的核心要求,通过组织开展“师德建设月”系列活动、“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评选活动、组织收看“师德启示录”电视片等宣传教育活动,引导教师自觉执行“八要十不”师德自律规定,帮助教师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把握师德师风内涵。2008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新北区‘三八’红旗集体”,1位教师被评为常州市“师德模范”。问卷表明,100%的学生认为“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是‘全面关心、一视同仁’”,100%的学生认为“任课教师无体罚或变相体罚现象”。学校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一是在干部层面,学校有中层以上干部11名,其中有10位中学高级教师,占90.9%;6位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占54.5%;高素质、专业化的领导班子有效引领了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二是在教师层面,引导青年教师科学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明确自身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激发教师内在需求,学校通过实施“三年成长计划”和“五年奋飞计划”,邀请名优专家、教师进行学科指导,开展系列赛课评课活动,组织教师基本功大练兵等活动,使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一批专业发展水平较高的优秀教师和教师团队逐步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目前,学校拥有市、区级“五级阶梯”优秀教师19人(市级10人,区级9人),学校教师学历本科率93.6%,高于常州市平均水平。

3.统整德育活动,打造校园文化

学校围绕“学行并重、德业双馨”的办学目标,树立“德育为首”和“全员德育”的德育理念。充分发挥各类专题教育活动效应,如:入学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民族传统教育、科技教育、感恩教育、爱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班队会、业余团校培训、新团员入团宣誓、开发《手语》、《国学启蒙》校本课程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系列活动等,挖掘各项活动的教育价值,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学校以“思想管理学校,文化提升品位”为指导方针,致力于学校“Rong”文化建设。一是构建静态“Rong”文化。从学校功能分区到环境布置,处处体现“Rong”文化,教学区体现“融”的基调,运动区体现“龙”的灵动,生活区体现“容”的得体,各区域既相对集中,又布局协调,将人们的心智和校园景观“融”合在一起。二是激活动态“Rong”文化。学校将“Rong”文化细化为“做人:严容有度,共处:亲密融洽,求知:融会贯通,做事:生龙活虎”的师生行为标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主体作用,在文化育人过程中,注重拓展学生主体性活动领域,创新和丰富校园动态文化活动,如:“我为校园增添美”系列专题活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每年一届的校园艺术节等。动态“Rong”文化的有序、有效激活,提升了学校办学层次。问卷和师生访谈表明,师生对学校推进“Rong”文化建设认同率高,认为“Rong”文化是学校办学特色之一。

4.实施科研引领,提升教学效益

学校严格执行《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和省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五严”规定,坚持按国家课程(教学)计划开齐开足课程,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活动时间。学校重视教学常规的管理,重视教研组建设,在“减负增效”方面做了一些有效的工作。学校实施课题引领,编印了以“公开课开课评课、随堂课听课议课、研究课观课磨课、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教学情况调查与分析”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教科研工作手册》。通过推广和使用《学校教科研工作手册》,提高教师课题研究参与率,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提升课题研究和实施水平。学校依托省级课题《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为龙头的课题群,开展“清晰的课堂教学,有效的作业设计”的高效课堂教学实验。通过系统的课题研究与实验,提升了教师科研兴教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本次综合督导评估优课率35.7%,优良课率100%。近三年,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教育学会系统初中教育研究先进集体”、“常州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和“常州市教育科研基地”。问卷和访谈表明,教师具有良好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学校积极打造课程特色,十分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学校成功开发了《手语》、《生活中的物理》、《生活中的化学》等校本课程,其中《手语》已经成为学校的特色和亮点,学校兴趣小组活动丰富多彩,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方面起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5.健全保障体系,构建平安校园

学校努力优化校园环境设施,力求校园环境净化、绿化、美化、人文化,不断提高后勤保障和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后勤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师生食堂和学生宿舍管理水平较高。学校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责任制、事故责任追究制,加强对学校门卫、师生食堂、学生宿舍和校车的管理,学生宿舍有行政领导住校值班,每天值班老师与宿管员定时交接、清点人数,有应急逃生通道。学校各项安全预案齐全,定期开展紧急疏散演练和各项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师生避险意识和应急能力。三年来,学校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学校先后被评为“常州市绿色学校”和“常州市平安校园”。2010年,通过了“江苏省绿色学校”和“江苏省平安校园”验收。

四、主要问题和建议

1.进一步加强机制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个别访谈和查阅资料表明,学校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更多是依靠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缺乏有效的学校层面政策激励。建议学校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行政办公会议等形式,出台关于教师专业发展保障措施与机制的规范性文件,通过加强机制建设,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与保障,切实解决原职高师资向初中教师过渡等困扰学校发展的有关问题,为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队伍保障和智力支持。

2.进一步深化班级文化建设,激活文化育人功能

督导发现,部分班级的班级文化建设还停留在构建静态环境层面,没有对班级建设和学生发展起到应有的助推作用。建议学校进一步深化班级文化建设,在构建静态班级文化的基础上,丰富班级文化内涵,激活动态班级文化育人功能,使班级文化成为全体班级成员的共同认识和共同愿景。

3.进一步优化学校基础设施,提高课程实施保障水平

督导发现,学校部分教育教学基础设施相对陈旧或缺乏,已不能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和课程实施的要求。如:学生课桌相对陈旧,音乐、美术等专用教室和学生实验室等尚没有配备多媒体教学设施,学校没有体育馆,导致下雨天学生只能上体育理论课,影响了课程正常实施等。教师问卷中,10.3%的教师认为“学校部分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不足,影响课程实施”。问卷与访谈中,部分师生也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教育基础设施,以及建造体育馆的建议。建议新北区社会事业局、新北区龙虎塘街道进一步加大对学校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努力优化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为学校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03 - 2018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 版权所有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北街168号 邮编:213031  苏ICP备10201501号-2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