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发展>>文档资料>>区局通知>>文章内容
【转发】新北区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结束工作及寒假活动的意见
发布时间:2010-01-08   点击:   来源:新北区教育   作者:佚名

各中小学、幼儿园: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即将结束,为做好本学期结束前及下学期开学的有关工作,保证学校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确保广大师生过一个安全健康、愉快充实的寒假,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学期结束工作

(一)工作日程安排

时 间 内 容

(1)2010年1月15日前 中、小学考查科目考查结束
(2)1月27日-28日 小学期末考试
(3)1月25日-27日 中学期末考试(1月28日-29日,高三期末考试)
(4)1月31日 上午休业式(法制报告) 下午教师会议
(5)2月1日 寒假开始

(二)有关工作要求

1、抓好复习工作

(1)在学期结束阶段做好各学科复习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期末学校各项工作的重点。各学科备课组应加强集体备课,认真制订期末复习教学计划,精心设计复习资料;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积极引导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和一般思想方法的梳理与概括,围绕核心概念和重要思想方法,在问题情境中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结构,形成基本能力;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切实改进复习课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复习的空间,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开展分层次教学活动,提高复习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严格控制教学时间和作业量,精心设计学生练习题,提高训练质量。
  (2)要加强本校复习阶段的教学管理,严格执行学校复习计划,严格控制教学时间和学生在校时间,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确保学校文体活动的正常开展,做到劳逸结合。

2、认真组织考试

(1)认真做好考务工作。切实做好试卷的分发和保密工作。严格按市、区规定的时间、形式等要求,认真组织好期末考试。 学校间不组织联考,不统计各校的平均成绩。

(2)加强考风考纪教育。严肃考风考纪,切实端正考风,对监考不认真的老师和考试有舞弊行为的学生要进行教育和严肃处理。

(3)加强学校常规管理。要营造整洁、安静、有序的良好考试环境。

(4)加强考后反思。考试后,要认真组织教师做好阅卷工作。要组织教师认真进行试卷分析,研究考试反映出来的教与学的问题,制订改进措施,形成书面材料并存档备查。

3、认真做好学生发展性评价工作

各校要根据教育部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考试制度改革的要求,建立健全学业成绩与综合素质相结合的评价制度,积极完善《学生成长记录袋》,并着眼于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要求,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重视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重视评价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尤其是高中各年级要根据省有关文件精神,精心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本学期实际教育教学时间为107天。

4、加强法制与安全教育

(1)学期结束前,要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辅导员)的作用,认真组织法制和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遵纪守法、谨慎交友、不进“三室一厅”、禁止进入网吧、倡导文明上网,提高防范意识和自护能力,要进行禁毒、禁赌及预防艾滋病教育,要加强防火、防盗等教育,各校要组织开展文明交通宣传教育等活动,教育学生高度重视交通、饮食等安全。学生自发的集体出游必须征得家长同意,并有必要的安全措施。

(2)认真开展家访活动。要关注个别品行较差的学生,给予爱心,真诚谈心,要制订具体措施,多与重点教育对象的家长及时联系、沟通,共同做好帮教工作;要关心家庭贫困学生,开展“帮困助学”,不让任何学生因学习、生活困难而辍学,让每一位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5、认真做好代办性收费的结算工作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本费、社会实践活动费严格执行多退少不补的原则。高中要按多退少补的原则,认真做好学生代办费结算工作。对不应列入代办费收取的项目不得计入代办费,回扣、折扣一律冲减代办费。各校列出作业本费、社会实践活动费、代办费的明细结算清单报局审核后向学生家长报告。各校一律不得预收下学期的学费、杂费、作业本费、代办费。

6、做好归档和信访工作

各校要抓好文书档案资料的规范收集和整理工作,力争把易散失的文件资料集中保管。

各校要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视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对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能解决的要抓紧及时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将困难和情况向群众解释清楚,求得群众理解;对不合理的要求,也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说服疏导工作,绝不能推拖塞责和敷衍了事,努力把信访问题和矛盾及时妥善地化解在本单位,解决在萌芽状态。

7、严格执行廉政规定
  各校要继续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决反对奢侈浪费,认真执行中央、省、市有关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春节期间,严禁乱发奖金实物,杜绝请客送礼、大吃大喝等现象,禁止用公款向领导干部和有关单位赠送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严格规范执行财经纪律,继续树立教育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二、寒假活动要求

(一)认真执行“减负”规定,让广大中小学生过一个愉快的寒假

1、严格控制寒假作业量。各校除按有关规定布置必须完成的寒假作业外,不得另行布置书面作业,确保学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2、不组织任何形式的上课、补课活动。要严格执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寒假期间,各校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组织学生上课,开办补课班、辅导班、提高班和特长班,不得以其他机构、社团、社会力量办学等名义组织学生在校上课,不得要求或统一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类学科辅导班和学科竞赛。我局将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不定期抽查,凡违反规定或经群众举报查实者,一律按有关文件严肃处理。

(二)根据实际适当组织一些有益活动,丰富学生假期生活

1、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各校或团队组织可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加适量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讲文明、树新风、迎新年”学生志愿者服务和社区宣传活动;继续开展“身边的希望工程”贫困生走访慰问活动,发动学生向周围的困难同学送温暖、献爱心,弘扬团结互助精神。

2、可组织部分学生干部培训。学校可在开学前组织部分学生干部参加冬令营等活动,并对学生干部和团队干部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做好开学准备工作。

3、有关功能室向学生开放。学校图书馆、实验室、电脑房要向学生定期开放,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创新实验,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4、倡导冬季锻炼。各校要向学生开放体育场馆,加强组织管理,提高场馆的使用率和学生活动效率;要大力倡导冬季长跑锻炼,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要积极开展学生运动队训练,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和水平。
5、积极开展家访活动。各校要利用假期开展教师家访送温暖活动,对极少数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或其他因素有可能辍学的学生要给予帮助,对极少数品行较差的学生要给予教育和引导,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6、制定寒假学生活动计划。各校要精心制定寒假期间的学生活动计划,并于2010年1月30日前将计划报局教育处。各项学生活动必须要有专人负责,力戒形式主义,确保活动安全。寒假学生活动小结,要于2月20日前报送局教育处(Email:xbqjywtj@{域名已经过期})。

(三)全力做好寒假学校、师生安全工作

学校始终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在放假前对学校各类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及时整改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对值班人员要加强责任心教育,值班期间,既要守好值班电话,保持联络通畅,又要搞好校内巡查,特别是对财务室、仓库、微机室、仪器室、档案室及其他存放贵重物品、易燃、易爆物品、有毒药品的场所要重点保卫,有的要及时增加防盗设施,确保学校财产安全无损,确保无火灾、盗窃、责任事故、治安事件发生。遇到重大问题和紧急突发事件,必须妥善处置,及时报告(电话:85127250)。寒假期间,局将组织人员对学校值班情况进行抽查,抽查结果将并予以通报。护校值班安排表请于2010年1月30日前交教育处。

(四)切实做好教职工的教育和困难教职工的帮扶工作

1、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各校要加强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教师为人师表作用,自觉践行师德 ,遵守“八要十不”等自律规定。要教育教职工崇尚科学、反对迷信,自觉抵制“法轮功”等歪理邪教、自觉抵制黄、赌、毒的侵害。

2、切实做好困难教职工的帮扶工作。各校在假期中要重视做好三项工作:一是组织走访慰问离退休教师、离退休的校级领导;二是做好贫困教职工的送温暖工作;三是及时协调处理好教职工中发生的急事和难事。

(五)进一步统一思想,抓住重点,确保减负增效出成效
1、各校要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深入推进减负增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开展教育创新工作的指导意见》(常教发〔2009〕17号),准确把握减负增效的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加强总结反思,切实找准存在问题,认真思考应对策略。
2、推进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管理是保障。各校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本教研和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不断优化教师素质,特别要在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抓出成效;要改进管理,建立有利于减负增效的评价激励制度,努力提高管理队伍的执行力,激发教育工作者减负增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各校要引导教师利用假期进行教学研究和备课活动,重点在研究学法,指导学法,提高学案编制水平和使用效益,一般备课量不少于一周。

三、下学期开学日程安排

时 间 内 容
(1)2月19日 教师报到、学校部署开学工作
(2)2月20日 教研活动
(3)2月21日 学生报到注册
(4)2月22日 新学期开学

常州市新北区教育文体局

2010年1月6日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03 - 2018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 版权所有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北街168号 邮编:213031  苏ICP备10201501号-2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