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发展>>文档资料>>学校规章>>文章内容
龙虎塘中学教师评优评先考核方案
发布时间:2010-11-29   点击:   来源:办公室   作者:未知

为配合学校教职工绩效考核办法实施,进一步提高评优、考核工作的科学性,激励督促广大教职工更加自觉的提高师德修养和专业素养,进一步推进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特制定本考核方案。

一、考核细则

考核项目

分值

评 分 标 准

自评

处室

组评

考核

组评

A1教

10

B1

工作

责任心

4

1、 忠诚教育事业,安心本校,热爱本职,责任心强,

2、 服从安排,努力完成处室、各部门、各年段交办的任务。

3、 能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4、坚守岗位,无迟到、早退、旷课现象。

每点1分,如不服从学校工作安排,工作责任心不强或因离岗、责任心问题给学校工作带来严重后果的,此项不给分。

(以各处室的反馈意见为准)

B2

为人

师表

6

1、执行教育政策法规,落实教学课程标准,重视素质教育。

2、热爱学生,关心后进生,重视德育,师生关系融洽。

3、有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严重影响的。(以学生、家长的举报并查实为准),此项不给分。

违反五项严规或区五项禁令,乱收费或私自收费征订材料的、乱带生、乱办班者,工作时间经常利用电脑打游戏、看电影、聊天,经教育不改正的。(以举报并由有关部门查实为准),此项不给分。

A2

15

B3

考勤 (包括会议、校本研修、课节、考试及其他学校安排集体活动)

10

1、 全勤给10分,有事、病假相应减分。迟到或早退3次的以1节缺课计算,病假一天以1节缺课计算。

2、缺课为F(节), F≤3,得8分;3<F≤5,得6分;5<F≤8,得4分;8<F≤12,得2分;F>12, 不得分。(婚假、产假、丧假,函授、参加上级安排的活动、公出等不计。)

无故旷工1天(含1天)以上,或出勤考核检查迟到、早退累计满5次的。或病事假累计达1个月及以上的。此项不给分。

B4

工作量

6

1、按规定任足并完成工作量,得4分;课时不足的,学校安排工作不接受或未完成的,酌情减分。

2、担任班主任得1分:班主任工作工作细致,全局观念强,且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和家访工作,重视班集体建设,所任班级班风正、学风好,加1分,如有流生(以本辖区的学生为准),则不得加分

A3

39

B5

计划

总结

2

1、期初有计划,期末有总结;计划能体现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进度安排合理,总结有针对性,给2分。

2、缺一项扣1分。

B6

备课

6

1、 据课程标准要求,认真规范备齐课,有创新且实用。

2、至少做到超前一天备好课。

3、对教案有及时修改,撰写教后反思。

(此项得分以每月的备课检查为据)

B7

课堂

教学

10

1、 认真上课,注重教法和教学改革,调动学生积极性,目标落实,效果好。

2、 课堂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抓住关键。

3、 能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4、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学科教学;参与学校信息资源建设(此项得分以期末学生问卷调查为据)

B8

业务

提高

4

1、市级培训每年满16学时得2分

2、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进修得2分

B9

自学

理论

2

1、及时了解、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做好读书笔记,每学期理论摘要记录达20篇,且有体会的,给2分。

2、 未达到要求的数量或无体会的,酌情减分。

无学习理论摘要记录的,不给分。

B10

听课

2

1、 每学期完成听课20节以上,有记录且有评语的,给2分。

2、 听课少5节减1分,减完为止。

3、 无听课记录的,不给分。

B11

改作

4

1、布置作业针对性强,作业量适量,符合教学要求。

2、及时、认真、准确地改作,尽量全改,详改,务必有评讲。

(以每月的学生问卷调查为据)

B12

公开课

4

1、承担过校级及以上的汇报课、公开课、专题讲座者,给4分。2、没有开课者此项不给分。

B13

教科研

8

1、每学期中至少要写一篇论文或案例分析或教育教学随笔,给2分。

2、科研课题获立项或正在研究的:区、市、省级分别给2、4、6分,其中担任省课题组长,并能组织课题成员正常活动,6分;担任副组长,并能协助课题组长有效开展活动,5分。参与课题研究,能完成相关任务,并有文字证明材料,4分

A4

36

B14

平均分

10

1、 上学期末教师所教班级平均的平均分高于区平均分,得5分。(以教师个人为单位)

2、 本学期以年级的平均分为基准,教师所教班级的平均分高于年级的平均分的得5分,低于年级平均分的得5分以下,分别为4、2、1分。(以教师个人为单位)

3、教师所教班级的平均分与年级平均分的差额,本学期的差额与上学期期末的差额比较,提高幅度超过2分及以上的,得5分。(以班级为单位)

4、其中2、3项为并列关系。

B15

优秀率

10

1、 本学期以年级段的平均优秀率为基准(5分),教师所教班级的平均优秀率高于年级段优秀率的得5分;低于年级优秀率得5分以下,分别为4、2、1分。

(以教师个人为单位)

2、教师所教班级的优秀率与年级段优秀率的差额,本学期的差额与上学期期末的差额比较,提高幅度为5%以上的得5分。提高幅度为4%以上的得4分,以此类推。(以班级为单位)

B16

合格率

10

1、 本学期以年级段的平均合格率为基准,教师所教班级的平均合格率高于段合格率的得5分,低于年级段合格率的得分分别为4、2、1分。(以教师个人为单位)

3、教师所教班级的合格率与年级段合格率的差额,本学期的差额与上学期期末的差额比较,提高幅度为5%的,分别得5分;提高幅度为4%以上的得4分。以此类推。(以班级为单位)

A5

其他

B17

2

学生满意度测评(满意率达90 %以上得2分,80%-90 % 1分,低于80%不得分)

A6

B18

10

1、超工作量:周工作量超1课时奖1分,累计不超过3分。2、期末班主任量化考核得分第一、二、三名分别奖3、2、1分;  期末中层干部考核优秀者奖3分。

3、教师个人获奖方面:

(1)市教坛新秀2分,市教学能手4分,市骨干教师6分,市学科带头人8分,特级教师及后备10分。区骨干教师5分,区学科带头人7分.

(2)参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优质课 (省一等10分、二等8分、三等6分;市一等8分、二等6分、三等4分;区一等6分、二等4分、三等2分,校一等奖加3分。)

(3)案例、课件、说课、教学设计、学科教学技能等教学评比(省一等8分、二等6分、三等4分;市一等6分、二等4分、三等2分;区一等4分、二等2分、三等1分)。

(4)承担省、市、区公开课每次分别加6、4、2分。

(5)被邀到省、市、区作教学工作经验介绍的,每次分别计6、4、2分。

(6)论著:个人教育教学专著10分;编著:主编8分,副主编5分。

(7)课题研究成果:省一等10分、二等9分、三等7分;市一等9分、二等7分、三等5分;区一等7分、二等5分、三等3分(负责人与执笔给满分,成员减半)。

(8)论文发表:发表在国家级刊物(核心期刊)的每篇计8分,省级6分,市级4分。(发表论文: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有正式报刊号的并且有邮局报刊、邮发代号的报刊杂志上发表的与本专业相关的教育教学论文。

(9)论文获奖:省一等9分、二等7分、三等5分;市一等7分、二等5分、三等3分;区一等5分、二等3分、三等1分。(获奖论文: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及直属单位(教科研部门、电教馆、仪器站等),国家、省、市教育学会或教育学会分会(二级学会)组织评比的获奖论文。)

4、指导学生获奖:获得区一、二、三的分别奖4、2、1分,获市一、二、三等的分别奖6、4、2分 ,获省一、二、三等的分别奖8、6、4分。运动会等成绩一等为前2名,二等为第3、4、5名,三等为6、7、8名;奖励仅限于教育部门主办的竞赛活动。)

5、教师有参加的公益性活动(如献血、见义勇为等)及其他的区级以上的荣誉,酌情加分。

6、担任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并能较好组织本备课组成员开展各项教学工作的加2分或1分,所带教研组被评为区级先进的教研组长加2分,组员每人加1分。市先进教研组长加5分,组员每人加2分。

同项目获奖只计最高分,不逐项累加。奖励、荣誉和成果均必须是本学期的以来获得。此项累计不超过10分。

说明:

1、学校成立由行政办公室牵头的教师考核小组,每学年考核一次。第二学期期末,由学校考核小组进行考核。(由各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  按考核分数高低作为评选考核优秀的依据。

2、 此考核办法也作为教师的评先评优方案,考核的结果(包括2个学期的考核结果)也将作为教师评定优职和评选先进的主要依据。学校按照区分配的先进名额确定1:1.2的比例确定候选人,考核小组再对照评选文件的条件和要求,最后由考核小组投票产生。

B1、B2、B3有任一项不得分的,取消当年的评先评优资格。

3、 音、体、美、劳技等和其他不组织统一考试的学科教师,B14、B15、B16项取全校其他教师平均分值。

4、 考评办法:根据“查、听、看、评、考”五条途径实施评价。

              查: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教学常规落实。

              听:组织听校公开课和随意课。

              看:观察平时的工作表现。

              评:通过教师的自评、教研组评、学校考评小组评                          

考:组织统一考试,评定工作业绩。

5、本标准满分100分,得分在70分以上的人员可确定为合格等次,其中,优秀等次必须在90分以上,60~69分的确定为基本合格等次,59分及以下的确定为不合格等次。

6、本考核办法从本学期开始实施。

7、本细则最终解释权归校长室

六、领导小组

组 长:高晓蕾

副组长:许才华 黄斌 叶雪峰

成 员:屠建林、卢晓东、邵宏、徐萍

                                                        2010.7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03 - 2018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 版权所有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北街168号 邮编:213031  苏ICP备10201501号-2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