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阅览室管理制度
根据《江苏省中小学常规管理规范》和《义务教育法》,以及本校实际,特指定本制度:
一、图书馆、阅览室专人管理。注意防火、防雷电、防盗、防尘、防潮、防霉、防蛀等。室内定期打扫,保持环境整洁美观。师生到图书馆、阅览室须保持安静。
二、新采编的图书、期刊要及时分类、编目、登记、上架。贵重图书应设立专柜,防止意外发生。
三、保证提供给师生借阅的图书流通量不低于藏书的2/3。师生借阅图书按规定办理借阅手续,阅后及时归还,不得转借他人。
四、校外人员借阅藏书、期刊必须主管领导批准。师生、校外人员损坏或丢失图书、期刊应照价赔偿。
五、期刊阅览室课余时间均对学生开放。阅览室的期刊不得外借,阅览时不得在期刊上涂画。
六、图书、期刊每学期清理一次,管理人员要及时修补损坏的书籍、杂志,及时做好报损报废和增添登记工作,确保账、册相符。
实验室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是开展实验教学的主要阵地,教学仪器是开展实验教学必要的物质条件,必须切实加强管理,确保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
(二)实验室必须建立和张贴各项规章制度。如:《操作规程》、《学生实验守则》、《赔偿制度》、《仪器药品领用出借归还制度》、《报损报废制度》、《贵重仪器及危险品管理请购制度》、《安全防护制度》等,并严格执行,付诸实施。
(三)所有仪器、标本、模型、药品等均应登记入册,建立系统管理帐册,每学期普查一次,做到来往分明、帐物相符。
(四)各种仪器、标本、模型、药品等应根据不同性质、性能和要求,分科、分类编号,分橱存放,存放要整齐、直观,取用方便,用后复原。贵重仪器和易爆、易燃、刷毒药品,设专橱保管,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五)哲理人员要主动向有关教师了解实验计划,要坚守岗位,及时为教学实验提供器材、药品,保证实验教学的圆满成功。
(六)管理人员要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不断加强政治与专业学习,积极参加理化生学科教研活动,提高政治业务水平,力求熟悉室内所有仪器、标本、模型、药品的名称、性能和保管使用方法,及时向有关教师介绍新进仪器、标本、药品。
(七)加强仪器平时保养、维修与俭修工作,做到保管与保养相结合,提高使用效率。
(八)实验室仪器、药品等未经有关领导批准,不得随便借出。出借用物要有借条,并要准时追回,检查有无损坏情况。
(九)定期向学校领导及有关上级书面汇报仪器、药品、标本等的配备、保管、使用情况,并与有关教研组联系,提出添置制作仪器、药品、标本等的报告,报领导审批。
(十)做好实验室的安全保卫和清洁卫生工作。
(十一)管理人员变动时,必须严格办理清点、移交手续。
计算机教室管理制度
根据《江苏省中小学常规管理规范》和《义务教育法》,以及本校实际,特指定本制度:
一、计算机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是用于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和为师生提供信息网络资源的专用教室,必须专人管理、科学管理、严格管理。
二、计算机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必须由精通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工作责任心强的专职人员负责计算机和网络设施设备的保养、维护和技术指导工作,确保设备的完好和可随时使用。
三、计算机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内的设施设备均要建档入册,注明厂家品牌、型号、配置、购置日期等,及时记载维修、维护、损耗情况。每台计算机随机备有使用记录本。
四、计算机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必须装有牢固可靠的防盗门窗,配备消防灭火器材,并张贴警示标志,严禁易燃、易爆、易腐蚀、易污染物品入室,严禁在室内抽烟,保持室内的清洁卫生。
五、建立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支撑平台,定期进行病毒查杀和网络安全漏洞检测,严防病毒侵入和黑客攻击,确保计算机网络系统正常工作。
六、学生要自觉服从指导老师和管理人员安排,入室应换穿专用拖鞋或使用薄膜鞋套,不吃零食,不乱抛垃圾。自觉遵守操作规程,不随意更改计算机设置,不自带软盘、光盘在计算机上使用,不从网上下载软件、程序。
七、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文明上网。自觉维护网络秩序,规范上网行为,不打游戏,不进聊天室,不浏览不良信息,不发布虚假信息,不随意约会网友,不沉湎虚拟时空。
八、计算机使用结束后,要认真填写使用记录(包括班级、姓名、日期、上机时间、上机目的、计算机工作状况等),清理桌上杂物,恢复设备摆放原貌。管理人员应及时验看记录,检查设施有无缺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艺术教室管理制度
根据《江苏省中小学常规管理规范》和《义务教育法》,以及本校实际,特指定本制度:
一、艺术专用教室(含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器材室等)供学校艺术课教学和课外活动使用,要制定有关使用、保管、器材借还和损坏赔偿制度,有专人管理,定时开放,提高使用效率。
二、各室所有艺术教学器材要登记造册,建立明细帐目,做到帐物相符。特殊器材有专用设备存放,贵重器材可由教师负责保管。
三、室内布置有一定的艺术氛围,各类器材摆放整齐有序,方便教学。各室要定时打扫,保持地面、墙壁、桌凳、器材清洁,环境整洁美观。
四、教学时要爱护器材,细心使用。平时对各种器材要经常检查、养护,出现故障要及时维修。
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各种器材使用要注意人员安全,有防火、防盗、防霉等措施。六、认真做好教室、器材的教学及使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