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年度述职报告
发布时间:2010-11-26   点击:   来源:   作者:叶雪峰

        2009—2010年度我继续分管初中部的教学工作,并担任九(4)的英语教育教学工作。一年来,在高校长的正确领导和悉心培育下,在全体教职工的热情支持和帮助下,各方面工作都完成的比较顺利,或多或少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我将本年度的主要工作向各位汇报一下。

    一、政治思想不放松
    我认为担任副校长一职既是领导对我的信任,也是群众对我重托,所以我觉得责任重大,思想上丝毫不敢懈怠,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我非常注意自己形象以及言行举止,不说过头话,不做亏心事,不给学校抹黑。平时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廉洁自爱,公私分清。通过参加教育局、学校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活动,看书、读报等形式,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与教职工和睦相处,不自以为是,虚心倾听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在自己工作范围内的事,能作决定的就作决定,能办的就办,不推诿。
    二、业务学习多样化
    为更好地做好分管工作,我一直在想方设法通过各种学习方式来加强自己的业务和管理水平。一是虚心讨教身边的榜样。平时只要我遇到困惑或棘手的问题,我总是主动向高校长和其他两位校长请教,避免走弯路犯错误。二是坚持自学领悟。我利用业余时间特别是周六、日无课务的时候,我总要到学校来翻翻书,一方面学习,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一方面照应一下上课的年级,及时处理突发事件。三是外出学习倍加珍惜。由于我工作的特殊性,自身教学任务又比较繁重,外出学习的机会很少,所以我对任何一次学习都十分在乎。如市里组织的校长班培训,区里组织的分管教学校长培训,区教育常规管理规范督察借调等,我都会认真参加,因为这都是学习、借鉴、分享经验的好机会,我经常会把别的学校做的好的、做的成功的管理经验借鉴过来,为我所用。
三、以身作则做表率
虽然自己是一名校级领导,有了一定得身份,但我从不以领导自居,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因为要想当一名称职的领导首先要当好一名好教师好群众。认真落实学校的各项工作,重视学校领导班子的团结,做到互相尊重,互相配合,服从组织安排,顾全大局,从不因为自己的一己私利,而置大局于不顾;做事敢负责任,不是自己分管的工作,只要领导分给自己,都能乐意接受。平时能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早晨比教师早到一点,放学比教师晚走一点,中午比教师少休息一点。一天中能多巡视校园,关注全校的教育教学秩序,及时处理一些问题,如教师到班不及时,教师有体罚学生现象,学生卫生工作做得不到位等等,努力保证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
四、教学管理抓实、抓好
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最重要工作之一,因为教学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而教学质量的优劣决定着学校的声誉、发展甚至生存,所以对于分管学校教学工作的我深感肩上的担子重,承担的责任大,来不得半点马虎,时刻惦记着如何科学地、尽快地、有效地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1、课程设置规范齐全且有创造性,课务安排科学合理且人性化。
每学年的第一学期,高校长和我都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来研究课程的设置和课务的安排。课程设置遵循这两个原则:①开齐开足上级要求开设的课程。②对综合实践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要体现我们学校的特色,要有创造性,我们学校在这方面一直在积极改革和创新,试图创出精品,目前像《手语》、《英语口语》、《机器人社团》、《科技小发明》等校本课程已经日趋成熟,初现特色。课务安排遵循这几个原则:①均衡原则,争取人人有课上,有事做,同一学科教学任务相对平均;②教师中途课务调整更换看教学实绩的原则;③行政领导挑重担的原则,行政领导在任课老师紧缺的情况下,课务不减,而且经常要接“问题班”、“落后班”;④课务安排讲人性化,对于有困难的部分教师如身体不好、年龄偏大、孕妇、小孩偏小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减轻课务。
    2、加强级部管理,充分发挥年级组长的作用
为使常规管理落到实处,中层以上领导每人负责一个年级,主管一个教研组,担任一门学科的教学工作,学校选拔出优秀的年级组长,明确他们的职责,权利下放给他们,让他们协助分管领导具体落实进行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事务。这样的“分层管理”做到了条块结合,职责明确,极大调动了分管领导尤其是年级组长的积极性,近几年特别是这学年,我们的年级组长在安排课务、传达任务、组织级部活动上很有思想,很有主人翁意识,为分管领导分担了许多责任,有效地稳定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3、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促进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成长
1)组织好不同层次的教学公开课和课堂教学能力竞赛。如市级公开课,区级研究课,教学开放日活动,校内骨干教师风采课,校内每学年第一学期“龙腾杯”评优课系列活动,各教研组内的研究课等。通过这些扎扎实实的课堂教研活动,提高了我们优秀教师的知名度,激发了他们尤其是中年教师专业水平再提高得的热情,锻炼和培养年轻教师,扎实了他们的课堂教学基本功,使他们迅速成为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促进新人快速成长,帮助他们进行角色转变,解决了他们备课、说课、课堂组织、作业设计等方面的困惑,使他们脑子里有了一个课堂教学的基本框架,给他们指引了今后奋斗的方向。
2)邀请市、区教研员和兄弟学校教学骨干定期或不定期会诊。我们学校优秀的教师很多,勤奋苦干的老师更多,但我们有些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式陈旧古板,教学效果不突出甚至比较落后,所以邀请专家来指导势在必行,这几年有我牵头,多次邀请市、区教研员,兄弟学校的名师来学校与我们一线教师面对面交流会诊,形式有专题讲座、公开课指导、课堂教学诊断、学术沙龙、复习专题研讨等,虽然耗费比较多的财力,但实际效果非常好,开阔了我们教师的眼界,拓宽了他们课堂研究的深度,解决了他们教学上的许多困惑,同时让他们清晰地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使他们有了更高的追求。
3)积极开展校际交流活动,取长补短。我们与市区或本区一些学校结成了友好学校,市区有北郊中学、田家炳中学、清潭中学、兰陵中学等,本区有罗溪中学、小河中学等,经常开展一些教学研讨活动,增进相互之间的友谊,分享优质教学资源,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对我们一些年轻教师的成长非常有帮助,很多好的经验、做法直接可以借鉴过来,缩短了自己独自摸索的过程。
4、依托查、听、析等手段,严格把好教学质量关
1)强化教学常规检查。我会同教导处不定期抽查和定期常规检查相结合的形式,检查每位教师的教案、作业批阅、教研手册等,随查随记,并与绩效工资挂钩,鼓励先进鞭策落后,以达到规范教学各环节的目的。通过多次检查,基本杜绝了有些教师以往备课马虎、环节不齐全、上交不及时等陋习。
2)推门听课。我于2006年9月开始制定了推门听课制度,主要由分管教学校长、教导处、教科室等相关行政领导以及教研组长组成检查组,旨在听到教师原生态的课,让教师形成开放的心态,促进教师迅速的成长,并且有利于学校对教师备课、课堂组织、作业批改等方面的监控、有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本学期我一共听了42节课,每节课听下来都能及时与老师交流,在课堂的组织、教学的流程、问题的设计、学生的评价等教学策略方面对老师进行实质性的指导,使各个层次的教师都有提高;同时仔细检查教师平时教学常规的落实情况,对常规工作做的比较到位的教师积极肯定,对不重视教学常规、随意性比较强的教师严厉批评,严肃指出其不足,勒令其整改。
3)重视每次考试。每次的阶段测试或期中期末考试前前后后都有监控措施。考前如:①试卷整体设计要求(范围、难度、出卷人审卷人)②复习计划的制定(备课组计划和个人计划)③复习讲义及练习设计要求(形式、数量、分工)④考务工作的安排。考后如:①考卷的批阅方式(备课组流水或年级交换批阅)②考后的分析(教师个人分析、学校整体分析)③考后的总结和反思(年级组会议、学科组会议、班主任会议、个别教师谈心、家长会议)④后期工作的督促(随堂听课、教学常规检查、学生座谈)。尤其对考前的有效复习和考后的总结这两个环节十分重视,花了很大的气力,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五、个人所取得荣誉
1、2009年9月参编了江苏教育出版社发行名为“新课标英语初高中衔接教程”一书。
2、2009年10月获“江苏省初中英语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者先进个人”。
3、成为“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育和培训方式、内容及其效果研究子课题”核心成员之一。
    六、努力方向
1、进一步齐全、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使教学方面的各项考核严、细、实,并且科学、合理、公平。
2、教学活动开展要多样化,多注重活动的实效性,各类竞赛评价更趋向合理、公正、公平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3、多为教师创造学习的机会,如外出培训、听课、赛课还有校际交流活动,使我们教师加快成长速度,接受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从而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回顾一年工作,我对自己的工作问心无愧,但也有不足与感慨。一年的工作,有得也有失。俗话说得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将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认真听取领导、老师的意见,使自己能更进一步,把工作做得更好。
以上述职,敬请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2010-7-6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03 - 2018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 版权所有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北街168号 邮编:213031  苏ICP备10201501号-2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