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洞成花”—教育工作者的艺术
发布时间:2010-11-29   点击:   来源:校长室   作者:高 晓 蕾

 

一则故事:
女儿在参加学校演出的前一个晚上,演出服的膝盖处摔破了一个大洞,要重新赶做新的已经来不及了,怎么办呢?于是母亲在破的地方绣上了一朵漂亮的玫瑰花。伤心的女儿又快乐起来,母亲看到女儿在台上偏偏起舞的身影,眼里噙满了泪花。
故事点评:
衣服上有了洞,不补上难看,要是胡乱补上,效果肯定也不会好。衣服“破”并不可怕,关键是对破的地方怎样处理。这位母亲用自己的智慧让破衣服重新绽放了美丽。
又一则故事:
一位警察在大街上巡逻,发现一辆自行车飞驰而过,他下意识的打开测速仪,楞住了:不对,这是汽车的速度----这个人自行车骑得和汽车一样快!警察把自行车拦住,一看是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说了自己违规的原因:怕迟到。警察先让他去上学了。不久,学校收到一封来信,是自行车俱乐部写来的,是欢迎男孩去参加训练的,并且会为他提供一切训练条件。4年后,他在奥运会上拿到了自行车运动项目的金牌。
故事的启示:
学生骑自行车超速是错的,但那位警察并没有按常规处理了事,而是理智的提取了“错”中的积极因素,并加以引导使孩子获得了成功。
这两位的做法,是多么的令人佩服,这不正是一种艺术吗?这也正和我们教师一样,如果能动动脑筋,发挥智慧,那么,学生身上的“破洞”,不就会成为一种美丽的奇迹吗?
学生总有犯错的时候,而老师往往不能接受这一点。其实,学生犯错也是他的一种人生经历,有了这经历,或许他会成长的更为精彩一些。
也许,“绣洞成花”还真能“绣”出点奇迹来。
那么,我们如何掌握“绣洞成花” 的艺术呢?
一、我们要学会包容豁达:
现代孩子有现代孩子的性格特点和时代烙印,我们不能老拿自己成年人的标准要求和对照学生。当教师的不必过多忧虑,也不必过多强求,只要你执著于自己的教育追求,只要你心中有孩子,只要你能“爱屋及乌”,相信孩子们就会追随在你身旁,奇迹将会不期而至……
二、我们要学会宽严有度
就像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一样,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有春日的温馨,更应该有夏日的严酷、秋日的舒爽和冬日的冷静,应该“四季”鲜明。对有的学生,一般的鼓励是没有用的,关键是用锋利的刀子去做他们的心灵的手术。将小洞补成花,以免“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三、我们要学会等待
教育有时更需要等待,需要“袖手无言味更长”的含蓄和智慧,需要教育者以更多的耐心去等待学生自己的感悟。孩子就像娇嫩的花朵,我们不要拍打他们,我们所能做的是为他们浇水、施肥,让他们在阳光下自由自在地生长、开放。
四、我们要学会赏识
我们在“恨铁不成钢”的情绪笼照下,往往多了一份挑剔,少了一份欣赏;多了一份苛求,少了一份呵护。于是乎便像医生对于患者一样执著地“诊断”孩子身上的不足、过失、缺点、毛病和错误。于是乎便有了“尾巴” 、“顽石”、“朽木”、“榆木疙瘩”、“害群之马”说。于是乎有了冷眼、批评、讽刺、呵斥以至体罚。心灵的施暴、肉体的惩戒最终结出的便是信心的折损、兴趣的失却、活力的丧失、师生关系对立的苦果。
“不完美”并不可怕,相反应该把它看作成功的“催化剂”。教育的本质就是着眼于塑造“整体的人”,当我们接受学生的不完美时,才有可能成就学生的“完整”!
如果说赞扬是抚慰灵魂的阳光,那么赏识就是照耀灵魂的巨镜。赏识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增强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五、我们要学会偏爱
谁不梦想成功?谁不期待鼓励和赞誉?尤其是班级中的弱势群体,他们更需要这种博大深邃的师爱,需要在同样的阳光雨露下享受更多的关注和期待。由衷的肯定、诚恳的激励带给他们是暖意、亲近,是成就感,是自信心!或许,在给他们偏爱的同时,会催生出一个个人才,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六、我们要学会降位思考:
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测标去审度学生,这是不科学也是不公平的。只要我们选择一个合适的标准乃至稍降一格去观照学生,值得赏识的东西会扑面而来:闪光的道德、妙异的智慧、淳美的人情。
  万事万物,各有其长,远近高低,各呈其姿。我们何妨拐个弯子想一想,何妨换个角度看一看?
七、我们要学会倾听
我们要学做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老师,学会给孩子留足表达的时间,学会带着朋友般的热忱与亲切来聆听学生的倾诉;善于触摸到孩子情绪的温度,善于听出弦外之音,音外之意;真正的倾听是心与心默默地靠近,是情与情悄悄地对流。如果我们做到这一步,那么我们的教育实际上也就成功了一半。
做一名“绣洞成花”的教师
美无处不在——学会欣赏
学生因你而快乐——学会感染
每个生命都值得尊重——学会接纳
没有不可饶恕的错误——学会原谅
快乐无处不在——学会健康
 
                                                                         我愿与大家共勉!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03 - 2018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 版权所有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北街168号 邮编:213031  苏ICP备10201501号-2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