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章——专业化成长
【研究背景】
教师是一种心灵的事业,没有走进过学生心灵的经历,就不能算从事过教育。班主任工作麻辣酸甜苦乃是五味俱全,在学校里,也许怨言最多的是班主任,可是,收获最大的也是班主任,没有真正投入地做过一回班主任,就不知道教育是什么,就不能算是真正地做过教师。
班主任所从事的潜移默化的德育工作,无疑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中心环节。班主任的教育劳动是一种专业性的劳动,要胜任班主任教育劳动,就需要逐渐地走向专业化;而只有经过努力,发挥了自己的教育智慧,创造性地劳动,感受到它的神圣性,才能享受班主任劳动的快乐和幸福,才能真正体验到人生的意义。
“班主任专业化成长”是学校“教师专业成长记录册”研究中的一个方面,通过班主任常规工作的记载以及工作目标的落实、研究等 ,引导班主任正确认识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与质量,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主动、健康成长服务。
【基本理念】
在做好班级常规管理工作的基础上,面向全体班主任,多给予学习、交流和展示的机会,多给予班主任自主、创新的空间,鼓励创建班级特色。
【研究内容】
一、提高班主任专业理论修养
系统学习班主任工作相关理论,充分认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班主任的主要任务和职责、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方法与必须遵守的原则、班主任的角色内涵等。班主任要能不断地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充实自己,将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付诸实践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
二、提高班主任专业思想修养
1、学习、体会专业化要求
1)尊重与相信学生2)了解学生心理,与学生沟通3)公正的对待学生4)营造良好班级文化氛围5)建设良好班级共同体6)关心热爱学生 7)言教与身教结合8)鼓励学生9)终身学习、持续发展10)形成班级教育合力11)喜欢、热爱班主任工作
2、树立“以身作则”的良好榜样
班主任要培养学生的好道德品质,自己首先要有好的品德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作用。班主任的形象是学生心中的“一杆秤”。如要求学生做到的,那么自己首先应做到。
3、树立发展的学生观
班主任必须从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出发,搞好个别教育,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设计出各种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育、教学形式,力求提高教育的效益。班主任要以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气度正确对待那些敢于质疑传统、挑战老师、具有鲜明个性的学生;要以博大的爱心和崇高的师德尊重、爱护、关心和引导学生。
4、树立开放的班级观
要建立一个具有良好班风的集体,增强班级管理的有效性,班主任必须树立开放的班级观。开放的班级需要多元的班级文化。德智体并重,学业成绩与兴趣爱好并重,个人发展与集体建设并重,让学生感悟班级即家园,生活即学习,学习即生活。要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体验生活的环境。我们要爱学生,但我们对学生没有控制权;学生有犯错误的权利,我们可以眼睁睁看着他摔跤,因为不摔跤,就不知道如何爬起来,不让学生尝试错误,他永远会有错误,也就没有选择信息的能力、判断是非的能力。
三、提高班主任专业工作能力
1、对学生个体而言,班主任最根本的教育理念、最重要的教育品质就是对学生的精神关怀,能与学生心灵沟通。
精神关怀内容是很广泛的,关心、理解、尊重、信任是关怀情感的基本表现,也是学生基本的精神需求,因而也是班主任专业劳动的基本内容;学会关心、理解、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是对班主任专业化的必然要求,但这是教育的艺术,也是教育的智慧,是一种缄默知识,需要班主任在不断地学习教育理论、反思自己和他人的教育实践中,慢慢的去意会、去领悟。
2、对班级建设而言,班主任应具有以下专业的教育能力,这也是班主任主导班级教育的基本功,需要各位班主任在工作中努力习得并掌握。
——形成适宜的班级教育目标的能力。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共同讨论、制定班级教育目标;目标始终定位在学生的发展上,有针对性、体现班级特色、体现发展性要求。
——建设真的学生集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能力。真的集体应是一种学习共同体。它具有平等合作的结构关系、相互信赖的情感关系、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关系,能尊重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不以“集体利益”名义侵害个人利益和抑制个性发展。
——组织班级教育活动的能力。善于组织多种多样的班级教育活动,切实提高教育活动的实效性,防止形式主义。善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
——优化班级文化的能力。具有建设富有生命活力的班级文化的能力,发展积极的班级精神,形成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学会在班级文化创造中发展学生。
——人性化班级管理能力。班级教育管理的特点是教育性,管理的过程应是教育的过程,应是为育人服务的,最重要的是具有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能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形成班级教育合力的能力。善于拓展班级育人空间,依靠学校领导、社区领导,使班级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整合一致的教育合力。
——具有发展性评价的能力。发展性评价的目的是引导、激励、促进学生发展。发展性评价内容主要是对学生德行发展、心理发展、能力发展的评价。善于根据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包括奖惩等方式)进行评价。给学生的操行评语是制度化的评价方式,宜人性化、个性化、审美化。
3、对班内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而言,班主任理所当然要充当好“调”和“济”的作用
班主任是本班教师集体的核心,对有关班级的一切工作都必须负起主要责任,对工作中涉及的人际关系,都要谦虚热情地予以协调。只有充分调动班级所有任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班主任工作才能全面完成。
4、对学生家长而言,班主任要成为其家庭教育的合作者。
班主任是学生家庭教育的合作者,要尊重家长,经常与家长沟通、主动取得家长的支持并对家长提出建设性的要求,指导家长培养教育孩子的方法。班主任要努力使家长感动,争取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四、树立班主任持续发展观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发展,我们对待教育的态度、价值、知识、技能和教育行为都需要不断的调整、修订。从个体发展说,为了自己更成熟,教育智慧潜能得到充分发挥,需要不断向自己提出新的、更高的专业化目标。作为目标,班主任专业化引导、鼓励、激励着我们不懈地追求。终身学习、持续发展是班主任的权利,也是义务、是责任,是班主任自我提升、自我实现所必不可少的。
班主任工作研讨会讲话2(2010班主任工作会议材料)
发布时间:2010-11-26
点击:
来源:
作者:佚名
![]() ![]()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