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工作方案(2009班主任工作会议材料)
发布时间:2010-11-26   点击:   来源:   作者:佚名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汇到班级集体同学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形成一种良好地自觉地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关注班级文化建设是每一个教育者特别是每一个班主任的重要思考内容。如何让自己的班级充满活力,充满人情味,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暖的“家”,应该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一个努力方向。为了推动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特制订如下工作方案: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价值
1、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子文化
        好的学校应该是有丰富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学校没有文化,就失去了生存的价值和意义。校园文化由校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组成,具有全面性、长效性和潜在性等特点。班级文化建设是建立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背景上的,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2、文化育人,为学生提供丰厚的成长土壤
       校园文化或者班级文化形成人成长和发展的微型但最直接的“教育场”,任何人都会感受着在他活动范围内的文化浸润和这种文化的旺盛生命力。校园文化的功能概括为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调适功能、凝聚功能等五大功能。学生生活在良好的班级文化之中,会潜移默化地使自己的心灵净化,人品美化,情操高尚化。因此,班级文化的优化,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文化管理,为学生成长提供人文的成长环境
        从管理学角度看,管理思想的发展,从能人治理(人治)到制度管理(法治)到逐步走向文化管理(文治),班级文化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它通过班主任管理、班级行为制约、班级情绪感染、班级价值导向等引领或制约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既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制度化的、管理完善的班级环境,也给学生提供内化规范的教育氛围、自我评定品格行为的准绳。
二、成立班级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高晓蕾
副组长:许才华、叶雪峰、屠建林
成  员:全体行政人员、全体班主任
三、明确班级文化建设目标
        通过班级文化建设系列活动,树立健康、文明、积极进取的班风,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
四、定位班级文化建设重点
1、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明确职责,指导自主管理,提升自主管理效能。
2、建立班级规章制度。要求内容全面,富有激励性。
3、开展班团活动。要求主题鲜明,目标明确,记录完整。
4、拟定班训、班徽、班歌。要求张贴在教室内,醒目美观、富于激励。
5、教室美化。要求美观好看、富于教育意义。
6、黑板报。要求主题鲜明,排版美观,内容丰富多彩,宣扬班级好人好事,展示班级荣誉,及时宏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以鼓励后进,全面推进班级集体的建设。
五、具体工作
    1、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教室是师生生活和学习空间。教室环境的状况直接影响师生的情绪。一个文明、整洁、优美的环境,无疑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氛围的营造。当师生走进书香弥漫的一方小天地,会油然升起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内心对知识的崇尚和渴求会一下子被书香所勾起,会快乐地遨游在书的海洋中。因此班主任应该精心布置文化型教室,创设文化氛围。
例如:如果班级学生学习基础较差、成绩普遍不高,可以用“凌云壮志,脚踏实地”的口号作为班训,贴在教室后方,教室四壁悬挂形式朴素大方内容富有哲理性和激励性的名言警句,如“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时刻警示全班同学要能知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害无涯苦作舟”,让学生置身于一种受激励的环境中。
       班级四周的布置应有讲究。如,可建立班级书库和班级资料平台。这些能够给学生的课外阅读带来很大的帮助,是对学校图书室的有益的补充。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够读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再如,干净而整洁的讲台桌、工具排放整齐的卫生角、错落有致的学生书桌,醒目的世界地图、朴素大方的班级公约等,让教室的每一样东西都好像能说话。在这样的这样的教室里,师生总会被这浓浓的文化气息所感染,自然而然地想要在其间学点什么,做点什么。
        对于学生书桌,在课桌角落贴上座右铭,提醒学生时时在神游中望之却步,时时在低谷中望之振作,让桌子也具有教育性。
    2、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在班级集体中,我们把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称为班级制度。班级制度,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而且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这也是一种文化形态。
班级制度主要有班级公约、奖惩制度、值日生制度等等。
       班级公约是全班共同信守的制度,包括文明礼仪、学习常规、考勤常规、基本规范、卫生值勤、奖惩等多个方面,是班级学生活动的行动指南。班级公约具有权威性,是每一个人自我监督和规范的准则。
      制度如何实施也是班主任必须深刻考虑的一个问题。班级制度如果没有办法保证它坚定地贯彻下去,这样的班级班风不会长进。因此,在班级内绝不应当有特殊的人物或团体,或者说不能让一个人或几个人随便违背班级制度。同时必须在班级制度中有明确的奖惩条例,有合理的监督机制。班主任应是制度实施的重要监督人,在面对班级制度时的执行过程中应该公平公正。
       班级内还可设立班务日志。要求值日生如实记录值日情况,以有效地保证学生每天如实遵守班级公约。
       每月可评选最佳表现奖。每月至少一次班干会议,统计好每周学生的违规处罚、班级里的好人好事和班级获得的各种荣誉。这样的素材极具说服力,对于应当的处罚,学生便能更好地接受。
    3、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影响源之一。班级精神是班级中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等的精神风貌的反映,是班级文化的核心。班级成员的自我规范除了制度的监督外,班级精神更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从而增强班级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宿感。
如可在“心中有爱,支持相待”“每一天进步一点点”的班级精神文化理念指导下,对本班班级文化进行了精心的规划和设计:
       首先是为自己的班级命名。首先班主任可以和同学们一起设想一个名字,为自己的班级命个名。所命的班名要切合实际、充满活力。
       其次是班训的拟订。例如每个班级集体里都不乏信心十足的同学,这样也可以“凌云壮志脚踏实地”为自己的班训;再如,班级集体有了较大进步之后,可以“让我们超越梦想,创造奇迹”为自己的班训……可把班训写到班级黑板正上方,让它时时激励全体学生。
       其三是创办黑板报。每月至少一期,栏目可以有“星光灿烂”、“我能行”……要求排版美观、内容丰富多彩(内容可根据实际需要作不定期更新),宣扬班级好人好事,展示班级荣誉,及时宏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以鼓励后进,全面推进班级集体的建设。
      其四是可以创办班级小报。全班同学都是作者,人人写稿表扬班上的好人好事,或者记录自己的成长经历。然后,由宣传委员收集整理,最后出版。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
      其五是成立学科兴趣小组。利用班会开展系列活动,开展组间竞争,促进学生自律,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让班级文化精神建设在实践中的延伸。
       其六是评选班级中的各类优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开展评选“周好学生”、“月优秀学生干部”、半期“最佳同学”、“最佳寄宿生”等,树立典型,鼓舞士气;设立各种“进步奖”,“放大”后进生的点滴进步,增强他们不断进取的自信心。
      其七是设计班旗、班徽、班歌。一首好的班歌,可以激励学生刻苦努力、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让学生在优美、动听的歌声中唤醒自己的童真童趣,促进学生活泼健康发展。
五、建立评比制度,推进工作发展
每学期,学校将组织评估组对各班的班级文化建设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评比,将结果纳入文明班级评分。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03 - 2018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 版权所有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北街168号 邮编:213031  苏ICP备10201501号-2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