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再反思(2008班主任工作会议材料)
发布时间:2010-11-26   点击:   来源:   作者:何艳萍

        回顾这一年担任班主任的经历,可用苏轼的一句词来形容:“惊起却回首……,拣尽寒枝不肯栖。”,第一次带中专班,这一年里我没有哪天不战战兢兢,总是很担心学生的学习和纪律,惟恐他们会出点什么事,尽管这样,我还是要感谢这段经历,因为这个过程让我得到了锻炼,积累了实践经验。总结一下,我大致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事。
一、营造氛围,促进优良班风的形成。
1、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在集体中占优势并为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就是舆论,它可以议论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中个别成员的言行乃至集体的动向。对于班级舆论,班主任必须加以引导。错误的舆论对于班风建设的不良影响是巨大的,学生毕竟思想还不成熟,容易附和盲从,组织学生讨论《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此基础上,订出切实可行的、为绝大部分所能遵守的《班级公约》,这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容易为学生接受。
2、树立榜样。
        适时地树立学习和生活上的榜样,对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榜样一经树立便成了大家学习对象。在榜样的带动下,大家会自觉地去约束自己,即便是不能自觉的同学也会因为自己的另类。
3、培养一个得力的班委
        班委的产生不能全由学生民主选举产生,一开始要结合学生的意见,通过考察,由班主任老师来任命,然后在同学监督、老师管理和引导下反复锻炼,培养一个良好、健康、得力的班委。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1、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要我学”与“我要学”的区别在于,前者缺乏而后者具有求知内驱力。内驱力源于远大的理想和明确的学习目标,理想的层次愈高远,目标愈明确,提供的动力就愈强劲愈持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是让每个职高的学生都要有合理的学习和生活目标,如何激励学生提高理想层次呢?可以收集那些有所作为的中专毕业的成功人士,适时介绍给学生,以此打动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的责任感,成就欲。抓住契机,利用时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也是提升理想境界的一条有效途径,例如:中国今年举办奥运所遭遇的困难和一些挫折,四川汶川发生的地震等,班会课上及时教育学生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用主席的话来教育他们“灾难压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从而焕发出学生为民族振兴、祖国富强,而学习的热情。
2、明确各人的学习目标。要求有些学生与任课老师达成协议,明确自己在学习上所应该做到的具体事项,这样对课堂纪律的管理、对学生的成长都比较切合实际。
3、变“学会”为“会学”。
        为促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一是要让学生真正认识研究学法。可用身边同学的成功经验,用“未来社会的文盲是没有掌握获取知识方法的人”来启迪学生认识研究学法,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意义。二是要经常进行学法指导。学习有规律可循,但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决定了某种学法优劣的不确定性。因此,在进行学法指导时既要有整体上的指导,又要注意个别指导。三要创造条件进行学法交流。要让学生在交流中吸收和借鉴他人的经验,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学法,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确“最好的方法是适合自身特点的学法”,避免生搬硬套,只要学生具备了“会学”的强烈愿望,加上老师有力的指导和广泛的学法交流,“会学”的境界就不难达到。
三、团结老师,精诚合作。
        教师的工作作风极大地影响着班级学风建设。为此,班主任有责任团结任课教师参与班级建设。
1、自我严格要求,做学生的表率。
        自我严格要求从大处说,表现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精益求精、严谨缜密的科学态度,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断追求新知识,富有创新的激情;从小处说,表现为分析问题思维清晰,逻辑严密,书面表达规范整洁,作业批改细致入微。
2、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好习惯。
       严格要求当从点滴做起:督促学生落实学习环节;课堂积极思考,记好必要的笔记;作业一丝不苟,规范整洁,有错必改等等。只有老师一以贯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便可养成。
      总之,班级工作不能一层不变,还要因具体情况而异,以上只是我在这一年中所的出的经验和教训,不妥之处还请领导指正。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03 - 2018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 版权所有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北街168号 邮编:213031  苏ICP备10201501号-2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