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
【指导思想】
以安全稳定为基础,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牢固树立“立德育人”的观念,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抓手,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努力做到与时俱进,贴近学生,自主参与,提高实效,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
【工作理念】
1、为每一位学生找到最佳的发展空间。
2、教师与学生应相互尊重,充分发挥德育过程中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3、注重授之以知,晓之以理,引之以情,导之以行。
5、让德育回归生活,从身边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
【工作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突出以学习做人为重点的基础文明教育。
2、加强法制教育,坚持依法治教。开展人身安全、自我防护教育。
3、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
4、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实施策略】
德育是一个过程性的活动,渗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本学期将本着“务实”“开拓”的原则,对德育工作进行全面、深入的部署。
一、常规管理精细化,内化学生文明素质。
通过对日常管理内容的分项细化,实行常态化、多角度的教育、督查、整改,把高起点德育目标落实到日常言行,内化为学生素质,进而促进优良的个人品德和群体风貌的形成。
1、根据《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结合日常行规教育,开展学生礼仪行为养成教育,花大力气训练我们的学生从小养成“文明用语脱口出,文明行为随处见”的习惯。每周根据学生的纪律、出勤、课间操、仪表、卫生等方面评价每个班级,每周在全校公开,每月发给流动红旗,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2、进一步规范升旗和国旗下讲话制度,切实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强化团队精神、英才意识。
3、重视和加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建立希望生个性化档案和帮教机制。
4、根据每月教育重点和班级实际,生动活泼地、有计划地组织好每周一次的班会课,要求班主任老师认真设计班会内容、写好教案。平时要严格检查,期末进行总结评比。
5、进一步完善“龙中之声”校园广播,分别利用学校广播站、宣传橱窗、班级板报,宣传校园的文明佳事,建立一支学生、教师通讯员队伍,及时采集师生中的好人好事,加大宣传力度。
6、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认真落实两周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立心理咨询箱,开好讲座,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二、完善德育工作网络,提高德育合力。
“师生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也是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基本要求。
1、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
以学校行政为核心,教导处、团总支为龙头,团总支书记、年级组长、班主任,政治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网络。
2、加强对年轻班主任的培养和工作指导。
(1)要求班主任自觉学习有关教育理论,经常阅读《班主任》《中小学德育》等教育杂志,从而提高班主任的教育能力。
(2)要求班主任不断提高工作艺术。如:与学生的谈话艺术、家访艺术、转化非常生的艺术等等。
(3)要求班主任加强学习心理学。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积极向上,心理健康的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
(4)要求班主任须了解网络文化,加强对上网学生的引导,如网络虚拟性、上网的时间性、网络的健康性等等,并积极开展“远离网吧、文明上网”等主题教育活动。
3、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通过召开家长会、家校联系制度等形式对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进行指导,班主任要认真做好家校联系册的登记工作,填报班级社会资源库资料,利用一切资源推动学校的发展。统计班级特困生、学困生、留守儿童等相关资料。要特别重视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等特殊家庭家教工作的指导和该类家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4、创办《成长之旅》学校活动、班级风采展示双月刊。
为加大学校宣传力度,推广班级管理经验,本学期拟创办《成长之旅》双月刊,宣传德育工作精神要求,介绍先进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报道班级开展的精彩活动、展示优秀学生的风采等。
5、建立和完善几项制度。
(1)班主任会议制度。改变会议形式,会议内容以自由讨论、经验介绍、相互指出存在问题为主。会议召开时间:每月召开一次。
(2)班会及学生干部会议制度。要求每周班会课有教案,依照学校的主题工作结合本班实际开好班会课。班主任的班会教案每月检查一次。班主任每学期必须召开四次以上本班的学生干部会议。
(3)家访制度。要求每学期对本班学生家访不得少于三分之一。对非常生(后进生)进行不定期家访。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
(4)帮教制度。每学期的第6周前,要求各班主任定出2—3名重点帮教对象,并定出帮教措施。班主任有权要求学校领导或该班科任教师进行帮教或安排学生干部进行帮教。
(5)升旗制度。每星期一要求全体师生参加升国旗仪式,师生佩戴胸卡,学生穿校服。
(6)评比表彰制度。每周星期一升旗仪式后,对上一周各班的检查情况进行公布,对先进班级进行表扬。每学期结束前,根据各项量化工作评出先进集体和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
三、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使学生从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增强对祖国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图书室面向全体师生开放,本学期拟开展一至两次读书教育活动。
2、把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九月份开展一次“弘扬民族精神”征文活动。
3、进一步规范升降国旗仪式,开展好国旗下的讲话。利用好校园广播、校园网、橱窗、板报等宣传阵地,营造浓厚的校园氛围,充分挖掘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组织学生开展道德教育读书读报活动。
4、认真开展好重要节日的庆祝活动,9月份开展“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组织第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
四、深化“安全文明校园”的创建
1、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大力宣传《预防未成年犯罪法》和《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2、大力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积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班级安全工作做到天天讲,认真作好班级安全日志的记载工作,切实作好学生上下楼梯安全,集队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教育。严禁学生在校内追打及做危险游戏。
3、加强学校行政值日值周制度,避免因管理不力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4、严格学生的考勤制度,班主任建立健全班级学生通讯录,发现学生旷课,及时与家长联系,履行好告知义务;
5、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社区服务,使学校德育“小课堂”与社会生活“大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
6、高度重视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本学期开展一至二次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讲座。
7、重视法制教育,定期聘请法制副校长、辅导员开展法制专题讲座。
五、深化德育科研工作
树立向科研要质量要效益的现代意识,重视德育的科研工作,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本年度,学校将继续以区德育课题《师德建设与构建师生和谐关系的研究》《班级建设中构建师生和谐关系的研究》为切入口,通过德育队伍的建设,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进程,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2008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