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千家万户”零距离家访活动方案
发布时间:2010-11-30   点击:   来源:校长室   作者:未知

 

         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加强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根据新北区教育文体局暑假工作意见,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家访是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桥梁,也是向家长、社会宣传学校教育的最佳途径。做好家访工作,既有利于较全面、直观、深入的了解学生及家庭的情况,提出针对性更强的教育建议,同时也是展示我校教师良好的师德形象和务实的工作作风的重要渠道,为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办让人民满意的学校”的办学宗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组织领导
1、家访领导小组:
组 长:万国洪           
副组长:许才华 高晓蕾 黄斌
成 员:万柏振 屠建林 卢晓东 叶雪峰
2、领导小组职责
① 负责指导各年级布置、落实家访工作计划;
② 对各年级、各班家访工作计划的执行进行全程指导和监督;
③ 及时汇总家访中反映出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并加以总结上报学校;
④ 协调处理家访工作中出现的偶发事情。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6.25-7.1)
全体教师要从贯彻执行教育方针、树立我校教育新形象的高度来认识重视家访工作,树立全员育人的意识与上门家访的服务意识,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取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寻求合适的教育方法和途径,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体系。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7.5-8.31)
各班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需家访的对象,采用班主任与任课教师搭配、小组合作、单独家访等形式进行家访
四、家访教师安排
1、在家访前,班主任与本班基础学科任课老师进行具体协商,确定好各自的家访对象,如遇到意见不统一时,以班主任的安排为主,一旦确定了家访对象,各老师要做好家访计划并认真落实。
2、班主任的家访对象不少于5名学生,任课老师家访对象不少于3名学生,尽量扩大家访对象的面积,做到被家访对象不重复。
3、家访工作中,要高度重视自身与学生的安全,同时更应尊重学生的人格,注意保护学生个人与学生家庭的隐私。家访时言行举止要为人师表,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不得接受家长赠送的钱物与吃请。
五、家访内容
1、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成长环境及在家的思想状况与表现、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等;  
    2、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与家长共商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方法和手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价值观;
    3、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4、征求家长对学校及教育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等。
六、家访要求
1、确定家访对象
被家访的学生要有代表性,有一定的覆盖面,可以是学困生、单亲家庭的学生和外来务工家庭的子女,也可以是特长生、优等生、潜力生等。每班走访10-15名尖子学生、5名中等学生及以下学生。(在6月30日前,各班要提出暑期家访的学生名单、基本情况、教师安排,上交《家访对象情况简表》;择校班非本地学生以电话联系为主,家访面不低于30%,暑期结束后将家访材料整理上报。)
家访既要访学生,又要访家长。家访前,教师要精心准备,设计好家访内容,做到有备而访,同时与家长取得家长联系,告知家长家访时间;
2、讲究家访方法
家访要以反映学生取得的成绩为主,多鼓励学生,多向家长反映学生的优点。与家长交流时忌指责多鼓励、忌说教多探讨。同时要及时解答家长提出的疑问,主动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和所取得的成绩,向家长介绍学校及班级工作的计划和现状,虚心听取家长对学校及班级工作的意见,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学校。
3、撰写家访心得
家访时,教师对所访学生的家庭住址和家庭基本情况,学生的理想信念、个性特长、行为习惯、健康状况和在校表现等要了解清楚,并做好记录,填写《家访记录表》。在家访中发现的经验要及时整理和总结,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解决不了的要及时汇报给校领导。在征得家长同意后,可以采取拍照的方式作为家访记录材料。通过家访心得,记载和积累第一手丰富的教育资料和案例,建立较为完整的家访档案,
七、访后工作
    1、家访活动实施阶段结束后,教师把家访心得(至少1篇,不少于500字)、家访记录表、汇总表整理好交给学校。
    2、学校评选优秀家访心得,并组织教师开展家访心得体会交流活动,树立家访活动的先进典型进行宣传推广。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03 - 2018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 版权所有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北街168号 邮编:213031  苏ICP备10201501号-2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