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文章
发布时间:2010-12-02   点击:   来源:   作者:未知

 

残疾孩子的第二个家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 蒋沽培 LG10002
在恩城城西小学的校园里,有一所启智学校。它开办于199991日,是金坛市目前唯一的一所半封闭式的专为聋哑、智障儿童开办的特殊教育学校。启智学校为家长解决了后顾之忧,同时也为智障儿童的身心康复及成长创设了一个愉快的学习与生活空间。
  这所启智学校占地面积210平方米,建筑面积1050平方米,拥有5层教学大楼。教室布局规范美观、宽敞明亮。校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现在有6个年级的教学班共40名学生,教师7名。开设有基础语文、基础数学、常识、音乐、美术、手工、体育、生活适应、感觉综合训练等课程。教育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轻中度弱智、聋哑少年儿童。
  启智学校开办以来,全体教师努力探索特色的特殊教育发展之路,确立了一切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力求让每名学生都掌握基础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的知识和技能。经过学校的教育,中、重弃智力落后学生生活基本能自理,并能做简单的家务劳动。
  来到启智学校,首先映入笔者眼帘的是摆在一楼的一个篮球。多年来,每天早上730分至8时,打篮球成了陆续到校的学生必做的一项运动。根据学校校长介绍,现在孩子入学低龄化,早上被家长叫醒后到学校往往心情不好,运动一下,会使孩子忘记不愉快的事情,提高一天的学习效率。
  行走中,有几位弱智儿童走过来喊了一声叔叔,在别的地方听到这一称呼也许不足为奇,但对于弱智儿童来说,喊出一声叔叔并不容易,这是启智学校教师心血的结晶。据了解,这些弱智聋哑儿童初来学校之时,有的只知道拣垃圾吃,有的分不清东南西北,必须由教师抱着领着、喂水喂饭、擦屎擦尿、洗脸洗脚等。冬天,孩子们把大小便排在裤子、被褥里,不管天气多冷都要立即进行清洗,教师们的手经常会被冻僵;夏天,孩子们进入了梦乡,教师们还不停地为他们驱逐蚊蝇。
多年来,在学校和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与帮助下,该校教育康复了几十名智障学生。有的由刚入学时不能自理,到学会唱歌、跳舞、表演文艺节目;由东南西北分辨不清,到学会读书、写字、看报、演算数学题,有的还学会了雕刻、缝衣、做家务。另外,部分弱智生经过教育,已转入到恩城四小等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有几位聋哑学生不用手语能呼出声音;2002年6月,有4位学生参加广东省首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获得金牌1枚,银牌6枚,铜牌2枚;2003年8月,该校学生参加江门市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获得第三、四、五名;2003年12月,该校学生参加省残疾人联合会、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等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省盲聋培智学校文艺汇演,舞蹈《快乐的童年》获得优胜奖等等。孩子们每一点细微的变化和进步,都倾注了该校教师无数的呵护和关爱。 
我希望“启智学校”能治疗好我们更多的残疾学生,我衷心地祝福他们。
                                                             指导老师:何艳萍
 
阳光洒满启智学校
八(7)史言腾 LG10127
  伴着一路的欢声笑语,踏着春天的绿色脚步,我们小记者来到了金坛启智学校。一下车,大片的稻田映入眼帘,我们仿佛来到了绿色海洋,而启智学校正是海洋中的一座美丽小岛。
   我们排队进入了校园,随着学校领导来到了会议室。在会议室中,校长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概况。这时,我才猛然得知这是一所特殊的学校,是专门教育智障等残疾儿童的,这使我和其他小记者对这所学校更加好奇了。
   于是,我们组成小分队,准备采访了。我们来到家长接待室。刚进门,我便被墙上那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吸引了。这些都是这儿的学生画的。在平时,家长来时,都会看到他们孩子的画。我不禁为学校的设想周全所叹服!不一会家长来了,我立刻把目标锁定在一位面色黝黑的老者身上。于是,在“老爷爷你好,我是常州市龙虎塘中学的小记者,想问你几个问题,可以吗?”的开场白中,我人生的第一次采访开始了。
   “老爷爷,您的孙子自从来这所学校后,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要说最大的变化,就是有礼貌了。以前从来不会叫我爷爷的,而现在他不仅会叫,而且还很懂礼节,这一点最让我高兴了。”老爷爷朴实无华的语言中带着几分喜悦。
就这样,从老爷爷的诉说中,我对启智学校的了解更进一步了。在交谈中,老爷爷很赞美这所学校。他说:“这儿的老师很负责,比其他学校的老师都好。我孙子很听老师的话,所以才改变的这么多。”我们的笔随着老爷爷的话语不停地写着。他还说:“我的孙子自从来这里以后,就开始热爱上学习了,他很喜欢这儿。有一次冒着大雨,他都要我送他来上学。”我们一边记着,一边为这所学校的尽心尽责所撼动。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我听到老爷爷多次提到“党和政府”;“我的孙子有这么大的改变,还要多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呵护。”“是党和政府让我不再为小孩的未来发愁,让这些有缺陷的孩子享受带平等的待遇。”字里行间中透露着老爷爷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也让我被老爷爷的感恩之心所折服!
采访结束,我们参观了教室。学生们露出一个个好奇而活泼的小脸望着我们。看着他们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便可想而知,他们,得到的不仅是学校的关心和照顾,更是社会的帮助与关爱。
到要离开这所学校时,我回头望去:那一个个天真的笑脸再一次进入了我的眼球。顿时,一缕阳光射进我的胸膛,让我无比温暖。我高兴的怅望天空,看见无数缕阳光洒满整个校园……
                                  指导老师:包丽芬
绿光——照亮我前行之路
龙虎塘中学 八(6)张建 LG10120
5月7日下午一时许,天高云淡,我校30名小记者前往金坛市采访,等待我们的是金坛市启智学校的师生和家长,同学们都期待万分。
金坛市启智学校
走进金坛市启智学校,学校看似很大,实际上现有智障儿童33名,他们选择这里,不仅仅是来学习知识,更是来学习生活。校长介绍:金坛市启智学校以“平等、关爱、融合、发展”为办学理念,以“让智障人生活得更有质量”为服务宗旨,以“建立人性,融入社会”为教育目标,以一支爱岗敬业、优质专业的师资队伍,致力于培养出拥有健康人格、能够自食其力的学生。
我们采访了一位家长,他的孙子今年15周岁了,上四年级,他很热情,从他口中得知,祝雪琴(他的孙子)进入这个学校后变化甚大。以前,祝雪琴性格孤僻,很少讲话,由于智力低下,使他产生了厌学情绪,经常不想上学;而现在,哪怕刮着再大的风,下着再大的雨,爷爷再怎么劝说,他也哭着闹着要去学校。在这个学校里,有许多和他一样的学生,不分年龄的大小,不分残疾的程度,大家都是一家人。他在这里感受到了关爱、平等,性格也变得开朗了许多,对生活又充满了热情和希望。
是啊,生活本就充满波折,但是生命的意义就是潜伏在我们征服这些波折的过程中,我从他们身上真正的感受到了“人”的真谛。
我们和了影之后,挥着手恋恋不舍得离开了这个充满关爱的学校......
 
邹国英推拿中心

 

 

 

 
 
随后我们又来到了邹国英推拿中心,邹国英是一位成功的盲人,一位像霍金,舟舟等成功的盲人。 本来,邹国英不是个盲人,年轻时很漂亮,圆乎乎的脸上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整天阳光灿烂,而且她心灵手巧,能歌善舞,还会拉二胡,喜欢写文章。高中毕业就被大家推选到村里当村会计,第二年,又调到了镇政府农经站工作,在镇里她更加勤奋,后来还考上了公务员序列的招聘干部,到财政所上班了。一次在记完账站起来,突然发现眼前一片漆黑,婆婆带上她四处奔波,找遍全国几十家医院,结果都是一个,这个病就是眼病中的癌症。她沮丧地回到单位,而此时机关正在竞争上岗,毋庸置疑,她下岗了。她欲哭无泪,求医无门,对于一个风华正茂的她来说,将意味着什么? 没有光明,对于一个对未来充满美好理想的她来说,将意味着什么?失去工作,对于一个自尊心极强的她来说,又将意味着什么?她的人生,真的走到了头了吗? 她徘徊,她呐喊,她渺茫,叫天不应,唤地不灵。她的面前已是万丈深渊。
天无绝人之路,她去学按摩。半个月后,当国英把按摩培训班优秀学员证书给婆婆看的时候,忍不住笑了起来。国英忽然感到有几滴暖暖的液体落在自己的手背上,她知道那是婆婆的泪水……从此,在自己的家里开办了一个简易的按摩中心,开始对外服务。她被授予“自强模范”,被颁发了“妙手胜似神手,医德高于医术”的锦旗。她说过:“我是一位盲人,我最需要阳光,但我更愿为我的朋友们带来阳光。”
给朋友带来阳光?不正像顾城所说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邹国英眼盲了,但是她的心没有盲,她用勤劳的双手、坚韧的心重新给自己的人生投射了希望之光,来照亮前进之路。
    衣食无忧、生活无烦的我们,看到这一幕幕,不禁深深地被震撼。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来抱怨生活?是的,我们只有羞愧的埋首,我们的灵魂在这些残障人面前时多么的卑微啊!上帝对我们的眷顾已经够多了,而我们回报给生活的却是点滴,我们的生命意义是那么单薄,唯有奋力前行,才对得起我们健全的体魄。
                              指导老师:张艳
助残!爱残!
常州龙虎塘中学 向丹 LG10093 徐雁南 LG10044
在童话世界中,它是孩子们欢快的乐园;在现实生活中,它是聋哑孩子们知识的殿堂、心灵的窗户、避风的港湾……它就是——常州市聋人学校!它呵护了无数受伤的孩子的心灵,使他们在阳光的沐浴下健康成长。
这个星期四,我们两位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深入地了解了聋哑人的内心世界。在这特殊的日子——助残日,我们来到了聋人学校。经校长介绍,这所学校中有一个很特殊的孩子。她和她的哥哥和年老的爸爸相依为命,她的妈妈在生下她之后便抛弃了他们。她10岁的时候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来到了这所学校,通过她自身的努力成为同期生中的佼佼者。她就是被评为“常州市十佳优秀少先队员”的——彭超琴。
我们在接待室中对她和她的老师进行了采访。她今年15岁了,上五年级,对于我们常人来说,也许会认为她很笨,因为在这个年龄应该上初二了。但经老师解释知道她其实很聪明,学习也很刻苦。只是因来学校来的晚,所以现在还在上五年级。她说:“我不抱怨生活,我有老师、同学和亲人的关爱已经很满足,我对生活充满信心!我的理想是考上大学,找一份工作!”多么真诚的回答。通过与她的交流,我们了解到她渴望与正常孩子交流,渴望与我们交朋友。面对上帝对她的不公平,她没有抱怨,她凭着惊人的意志力不向命运低头,她的乐观与自信令我们折服。我不由想到:欺负残疾人就是在污辱自己。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我们又何必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呢?残疾人更需要朋友的关怀、老师的呵护、家人的抚慰,需要的是社会各界人士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我们正常人有时都会抱怨生活的乏味,作业的繁多……那残疾人呢?他们却从不抱怨,而是坦然地去面对残酷的生活,这确实值得我们去反思、去学习。
五月第三个星期日是全国助残日,今年已经是第二十次了,但又有多少人留心过?这一天对于我们正常人来说可能是平常的,但对于残疾人来说却意义重大,因为这是他们的节日。“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我们应该行动起来,更多地去了解、关注、帮助残疾人,让他们的蓝天更蓝,草地更绿,让他们的生活更美好。
助残,爱残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你的一次鼓励就好似一阵温暖的春风呵护他们的心灵;你的一声加油,就会为他们增添百倍力量;你的一脸笑容,可以抚慰他们藏在心底的痛楚、寂寞;你的一次交流,将会架起渴望沟通的心灵桥梁……
爱,残疾人!让我们将真情永驻他们心中,让我们将爱洒满每个角落……
指导老师:包丽芬
点燃生命之火
                 ——参观金坛市启智学校有感
龙虎塘中学 七(8)班 顾湘   LG10064
    57我校30名小记者于下午参观了金坛市启智学校,校方领导和教职员工对我们汇报了学校的详细情况。七年级的15名小记者们亲自体验了一回这座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方式。八年级的小记者们则兴致勃勃地采访了学校的教职员工。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长途奔波,我们终于到达了启智学校。下车后,这座学校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小,但是散发着一种纯洁的气息。白色的教学楼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出圣洁的光辉,教室里可爱的学生和老师,玲珑小巧的花园,处处都亮堂堂的;放眼四周,一片绿色的田野,远处的公路上偶尔有几辆车子驶过。这里充满了恬静、闲适的乡村气息。宁静的环境滋养着这所特殊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他们看起来是那么的和蔼可亲、纯真善良。
金坛市启智学校的校长告诉我们:启智学校是新办的特殊教育学校,专门教育智障儿童。 “培养学生自强、自信、自立的精神,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公民”是他们的办学目标。自学校创办以来,得到了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市政府也十分重视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媒体、电台等全方位报道学校创建情况。学校按国家规定每个班招收8-12个学生,现在校学生33人,教职工12人,全校分二、三和四年级,2009年9月1日正式开学,设有语言、音乐等专用教室,共投入了4万多元。为了教育好这些上天不垂怜的孩子们,学校在经济和精神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而孩子们对学校的喜欢和日益取得的进步,让老师们尤得欣慰。
随后,老师领我们分别参观了康复训练室和感知系统训练室。同学们一进去,都说是游乐场。的确,里面平衡木、蹦蹦球、跑步机等一应俱全,可是就是这些在我们正常人眼中看来的游乐设施,让那些智障儿童来使用却相当困难。比如说:有一个多功能盒子,在里面要把弹珠用指定的手指放到指定的洞眼里,这对于我们当然很简单,可是要让那些特殊的孩子来做却要训练一段时间,短至一两个星期,长达两个学期。因为有的孩子手指抓东西不稳,有的孩子对声音敏感,所以这些训练设施对他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在参观的途中,我发现了一些细节:每个教室的外墙,在两扇窗户之间都会有一块“名人简介”的宣传板,有张海迪,有指挥家舟舟,还有爱迪生等,他们身世相当,都是从巨大的磨难之中成就了辉煌的人生。校方一定是要鼓励这些孩子不能放弃人生的希望。
    启智学校,为这33名智障儿童开启了智慧的大门,重建了人生之路。
                     指导老师 何艳萍
 
坚持不懈——激情省运
常州新北区龙虎塘中学 杨雨婷 LG10008
  “我为省运添光彩,省运有我更精彩”。看见赛场上一名名小运动员,我的脑中不禁闪现出了这句话。或许,这句话就是所有运动员的共同心声吧!
   我们在观众席上看见许多穿着蓝色外衣的人,一打听才知道他们都是志愿者,他们都是大学生。面对我们的提问,他们都很善于言谈,其中有一位志愿者给我的印象最深。我们问他为什么要来当志愿者,他回答说:“省运会给出了一个舞台,让我们奉献爱心。我虽然不是一名运动员,但是我也同样可以以另外一种形式来表达我对省运会的支持!并且会把工作坚持做好,让这界省运会在我们常州举办得更完美。”他话给我启发很大,我想,这应该就是他们所有志愿者的共同愿望吧!
这时,有几个身穿红色运动服的小孩子向我们走来,我们赶紧上前“套近乎”,他们都非常的可爱,我们很快地将气氛推向了高潮。他们小雀似的叽叽喳喳给我们讲了他们训练的经历。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啊!他们说:“练时就算头被跌破也无济于事,还是要继续训练。训练很累很累,我们都哭了好多次”在谈话中我们了解到,他们中最大也不过12岁。有个小男孩就是12岁,他虽然年龄不大,训练史却长的惊人!他竟然已经训练7年了,我们都用怀疑的目光盯着他,旁边的几个小运动员和他齐刷刷的举起了手。我们就笑了,手有什么好看的。小孩子的手最大的特点就是细嫩。可是我们错了,他们的手相当于中年人的手,布满了老茧!我的心不知道被什么东西触动了一下,那种感觉是“酸”……
   采访完小动员们,我们又去采访了教练。我们和教练说:他们还这么小您就这样训练他们是不是有点残忍了?教练严肃的回答说:“没有规矩何以成方圆!连这点苦都受不了还怎样当一名出色的运动员?!要成功总是要经历磨难的。”我们的脸一下子红了,因为我们这些做大姐姐的,体会远不如这些小孩深刻。
   采访结束了,我还在沉思中。也许正如教练所说的,成功总是要经历磨难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就是一种坚持不懈精神。
   最后,祝省运会可以举行的圆满而且成功!省运健儿们可以发挥自己最出色的一面!加油!
                                   指导老师:何艳萍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03 - 2018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 版权所有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北街168号 邮编:213031  苏ICP备10201501号-2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