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背景
塑料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之物 ,但是它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破损后随意丢弃等原因,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是“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国务院办公厅2008年1月8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决定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为了配合这一环保利民的举措,我们新北区龙虎塘中学开展了《别了,免费塑料袋》的环保综合实践活动,它综合地理、政治、信息技术等学科,涉及到环境科学、资源的开发和经济发展等问题。学生从兴趣、专长等方面出发,自然组合成小组开展研究活动。
二、相关人员
指导老师:由盛文芳、高亚静老师负责活动过程的指导,李云玉老师主要负责学生信息技术方面的工作。
活动学生:2006届八年级八个班级的全体学生
三、活动设计与实施
1、活动目标
① 知道本地区居民的生活习惯,塑料袋在居民生活中的影响,塑料袋给生活环境带来的环境污染,国家限塑令出台的意义;
② 逐渐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 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而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④ 培养“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提升综合素质。
2、活动内容
①在社区进行实地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上网收集有关资料;
②根据收集的资料,各班制作展版;
③撰写倡议书,向家长发放;
④进入社区宣传,展示各班制作展版。
3、活动方法
活动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实地考察法,采用集中研讨、分析资料、自评互评的形式来开展。小组合作、师生合作、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等。
4、活动时间安排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有关资料,课堂时间进行资料的整理和作品的设计。
5、小组结构与成立方式
①小组结构
组长一名:负责总体协调、组织,带领大家讨论、活动;
活动发言员数名:要求口才好、大方,或者希望在这方面取得进步的同学;
电脑操作员数名:要求对电脑、网络比较熟悉,最好家里有电脑,负责查询资料、搜集信息,汇总资料,制作活动总结栏目和汇报的演示文稿。
②成立方式
在学生自由组合的基础上,教师对个别进行微调,原则上每小组由6~7名学生组成,全班共组成8个小组,采用学生能力互补式、习惯合作者组合式、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式。
6、活动时间和对象
本次活动在2008年3月上旬开始,学期结束时完成。在当时的八年级八个班级同时进行。
四、活动过程
首先教师提出本学期的活动方案和提供学生选择的活动主题,然后由各成员提出有关的调查方案,然后小组集中讨论,多角度地思考方案,对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经筛选、聚合,形成一个完整、可行的活动计划。活动计划如下:
第一阶段(3月)的主要内容:
① 根据教师的方案设计小组活动计划;
② 根据教师的指导,由组长制定在活动过程中的相关纪律和规则;
③ 通过小组讨论和网上查询,小组主题活动的知识储备;
④ 设计小组活动的问题或问卷;
⑤设计资料整理、分析的方式。
第二阶段(4月—5月)的主要内容:
⑤ 查阅塑料袋的相关资料;
⑥ 进行实地考察并做好记录;
⑦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⑧ 提出建设自己小组对讨论和探讨问题的建议;
⑨ 制作展版
⑥发放倡议书和展览展版
第三阶段(6月)的主要内容:
① 小组协作进行自评,撰写学习心得;
2008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