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水”主题征文《灾难的背后》
发布时间:2010-03-23   点击:   来源:   作者:未知

  

2010年,西南五省发生特大旱灾。人畜饮水困难。一对对干裂的嘴唇表达了对水的渴望。
水是生命之源,生命是在水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水一切都是空话,这次西南五省的旱灾,百年一遇,给他们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生命之水日趋减少,生命之水岌岌可危。
西南五省地处南方,紧邻南海,按常理来说,它们是雨水充沛的地方,来自太平洋的暖流湿气,为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保障,他们就这样一代又一代,靠天吃饭,靠天种地,靠天养活自己。我们应该自己支配自己的命运,可是他们却被天支配着,这样自然而然带来弊端——天的支配。
按往年的天气情况,绝对不可能有旱灾,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倘若天不给面子,少下或不下雨,那样结果又会怎样呢?这样就出现了现在的状况。
从这次旱灾中,应该能给我们些启示,富水变乏水,这里的改变在于天,人虽然不可能支配自然,但是人类可以尽量避免。西南五省,因为长期风雨充足,不能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导致他们的水利落后而简陋,根本不可以来应对这样的大旱灾。
国歌中唱得好“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到了”,这是居安思危,是一个民族成熟的表现。我们现在虽然风调雨顺,不愁吃喝,但是如果发生重大变故,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我们要有应对危机的方案,防止再次出现同一次摔跤,这次的旱灾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加大水利工程的投入,建设保障力度,力求在旱灾之年依旧能五谷丰登,人和畜安,不必爬山涉水去几里之外或山下挑水,水通每户人家,这通过去的是幸福,更是那里人民长久的期盼。
饮水思源,节约用水,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改变的趋势。随着人口的增多,水之源的不合理利用,污染,浪费。生命之水日趋匮乏。例如云南,它是一个水资源大省,人均水资源是全国第三,为什么在大旱面前不堪一击,如此脆落。云南省省长的回答让我们知道,云南有许多河流被污染,随意人们宁可渴着,也不愿去喝脏水,保护水资源这一行动已经被提上了日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就有节约,中国13亿人口大国,人人省一滴水,就是一条小溪,长此以后,后背子孙更能幸福的生活在地球上,
    在干旱的土地上,那一双双渴望水的眼神,背后是人类的懒惰,对自然的依赖,对水资源的轻视。
 
作者:黄炳   新区龙虎塘中学八(8)班
指导老师:朱燕芳        联系电话:13861059360
2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03 - 2018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 版权所有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北街168号 邮编:213031  苏ICP备10201501号-2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