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4)班 胡翡霞 王莹 万甜
老镇的故事------常州杨桥
1928年香港摄制的《火烧红莲寺》,电影提及的红莲寺正处常州漕桥镇杨桥村。仅一河之隔的常州漕桥和宜兴和桥交界处的南杨桥古街,历史上受战乱影响比较小,曾经是商贾云集、经济发达的重要商埠。抗战时期至解放后六十年代,古街也曾兴旺繁荣、远近闻名。
文革后,历经半个世纪沧桑的南杨桥古街仍基本保持古色古香的原貌,尤其是太平庵、保丁寺、白虎堂、关房阁等大部分古迹以及唐代古刹“万福禅寺”都保存完好。
据了解,三面环水的古街老房子面积约有近三万平方米,占地三百六十余亩,共有五条长约七百三十米、极具中国古典韵味的老街;坐落着六墩历史悠久的古桥;六座保存完好的寺庙古建筑,更有六百多亩渔区水产基地。幽长的青砖路、深不见底的小巷、傍水而建的古屋、形式各异的古桥,处处都透着水光韵浓的江南特色。
江南风韵浓厚的南杨桥古街经修复和开发后将再现古街昔日小桥流水人家式的风貌,让人们再次体验抗战时期军民抗日的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经专家认证,规划将保留古街上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并加以保护,尤其是临水而建的古民居。
杨桥村负责人说,南杨桥古街每天都要接待来自北京、成都、东北等众多慕名而来的游客。他说:“我们规划将用十五年时间将杨桥村打造成水乡式的周庄,水乡也是我们南杨桥古街最大的特色。”
常州文馆会官员称,南杨桥古街体现了杨桥村源远流长的历史,历史文化遗存保存较好,每个古建筑都有一段独特的历史。古街、古河、古桥、古井等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原有的古街布局形态完全可以使杨桥村申报“历史文化名村”。
据悉,南杨桥古街工作组已收集七十多篇有关古街的名人轶事、革命故事、古街文化等资料,即将出版一本八万余字图文并茂的《南杨桥古街史事》。
武进
武进之名始于三国时代的孙权,因孙权据江东,又尚武,“以武为进,以武而昌”故有了武进、武昌的地名。
1、常州西北方的许多乡镇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遗存要多于常州其它地方。武进旧城在万绥附近,此地是南北朝时齐高帝萧道成和梁武帝萧衍的故乡,他们都是西汉开国功臣萧何之后。这一地区相对武进其它地区较贫困,前些年万绥仍保留有江南风味的老街,如加以规划,再与东岳庙连在一起,可成一个好的旅游景点。可惜这几年老街被拆了一些,万绥东岳庙建于隋唐,唐朝皇帝因这里名“万岁”镇,感到不安,改名为“万绥”,这里的东岳庙规模宏大,地面遗存很多,仅发现明清古碑就有8块,电视台做过报道,可惜这些碑朝天摆放,受酸雨侵蚀。文管会曾多次要求他们摆放在室内,据了解可能还有唐宋古碑就埋在庙内,这里的东岳庙戏楼为常州之最,一到农村的集场,这里的戏楼派上了大用场,只见四邻八乡的农民都赶到这里看越剧、锡剧,其乐融融,令人感动。常州戏楼群位居江苏第一,文管会拟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政府、文管会已对万绥戏楼、西夏墅梅村戏楼,加以投资重修,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常州古戏楼群有戏楼7座,另外5个戏楼是礼嘉戏楼、横林东岳庙顺庄戏楼、横山桥白龙庙戏楼、东下塘75号杨氏家庭戏楼、阳湖城隍庙戏楼(新坊桥小学内),常州规划、旅游部分可以规划开放常州古戏楼旅游线。万绥现已划归孟城,但万绥因为相对不富裕,其保存的老街可以加以规划,其实万绥镇出了二位皇帝,又有千年东岳庙,又有智宝寺(梁武帝曾舍宝为寺,上世纪80年代初智宝寺还存在,前些年被拆,当地领导的历史文化素质太差),再加上与孟城又近,可开发为齐梁文化旅游地,市政府准备修复孟城古城,游客还可以到丹阳陵口参观齐梁皇帝陵,这一带的开发是大有可为的。建议规划修复万绥老街。万绥还是1600年前武进古城所在地。
雪堰、潘家桥
雪堰、潘家桥是武进风景绝佳处,这里是常州的仙境,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是常州市区的50-100倍,山清水秀,是最适合常州人生活的地方。这里的农民人均可耕地已很少,在武进县来说,潘家乡乡民较穷,工业也少,正因为工业少,这里的环境污染也少,在最近10年中潘家开山炸石十分严重,断了子孙的路,破坏了自然风貌。雪堰、潘家只有发展农、果、林、茶、蚕丝业和发展旅游,不能走开山炸石、大兴工业的路,潘家山多,居民依山形成村落,也不宜造3层以上的高楼,不要破坏这里的风景,不宜大建别墅,不要破坏原始风貌。
潘家镇的山多,历史遗存也多,这里的陈湾有个人工湖,在山坳中,湖光山色很好,有一位企业家投资在此造了陈湾游乐场和游泳湖,这里有盘山公路,有怪坡(常州晚报曾作报导),山下百渎有个千年名寺蓼莪寺。常州著名历史人物隋朝司徒陈果仁墓在潘家,陈果仁是全国级的神袛,他的庙遍及江、浙、皖、赣,有几十座之多,一千多年来香火不绝,直至今天仍受纪念祭祀,俗称烈帝。百渎历史上曾属宜兴周铁镇,解放初曾是麻风病人治疗地。前些年曾有一台商想投资1亿元造中国第一龙,面向西太湖,赵朴初曾题字,这条巨龙造了一半,巨龙身架在群山顶上,原拟在此仙境摆放几十万只骨灰盒,可能这样做遭到农民的抗议,认为是不祥,现在这巨龙身躯仍在。蓼莪寺是根据中国“二十四孝”之一“王裒泣墓”的故事,蓼莪本是诗经中的一篇,王裒(号伟元)的母亲生前怕闻雷声,死后埋在百渎山谷中,王伟元是个孝子,每听到雷声便到墓前安慰母亲。二十四孝故事深入中国人的心,中国古语“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宣传孝道是值得提倡的,也正是目前中国人所缺少的,打出二十四孝这块牌,做点孝道,佛教文章是符合中国人的心理状态的,蓼莪寺为赵朴初所题,这里有千年古井,这井水其实就是矿泉水,为什么不好好宣传利用呢?明朝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祝枝山有题字,还有古碑,这里是鸟的天堂,每天早晨百鸟齐鸣仿佛百鸟朝凤,这里有新建的牌坊一座,是十年前民政部长阎明复题的字,说这里是仙境一点不假,太湖竺山疗养院在其西,潘家乡、雪堰乡还是宋朝大儒道南先生杨龟山讲学处,还是中国民间神袛隋朝常州人陈果仁的陵墓所在地,这里是中国***早期活动家董亦湘烈士的故乡,他的故居还在,雪堰镇有国民*元老吴稚晖故居(常州日报报道),武进县政府原拟投资二千万元建造蓼莪寺等环太湖风景带,规划者多,可实际操作难,总之潘家、雪堰是“上帝”赐给常州的一方宝地,我们要根据山川特色,科学的规划好这一极具潜力的地方。
雪堰镇在明清时期就是重要的集散地,浙江、安徽商人都到此交易,阖闾城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阖闾城为无锡、常州共有,无锡市动足了脑经,准备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最近准备将胡埭镇改为阖闾镇,以名正言顺的扩大阖闾城的归属权,常州应将雪堰镇作为重点镇规划。
奔牛
奔牛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啊,奔牛镇地处中国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位于江苏常州西侧16公里处,是中国首批小康县(市)、中国明星县(市)武进的三大镇之一。
奔牛素有“商埠重镇”之美称,全镇总面积56平方公里,人口近6万,辖20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勤劳、聪慧的奔牛人民,以淳朴的民风,开放的意识,敬业的精神,创造了显赫的业绩。先后多次被评为“江苏省百家名镇”,“江苏省基础教育先进镇”,“市十强乡镇”。大诗人陆游有《常州奔牛闸记》,明末清初有陈圆圆,还有好多好多历史文化。
奔牛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气候宜人,四季分明,交通得天独厚,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应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常州机场近在咫尺,傍依中国黄金水道——长江,境内有江苏省最大的内河港之一——奔牛港,水陆货运非常便捷。奔牛位于国际星火技术密集和江苏省沿江“火炬带”重点建设区,对高新技术产业具有较强的吸引消化和辐射能
奔牛地处常州西北,它的名字来历,据《舆地志》记载:“汉时,有金牛出东山石池,到曲阿(今武进与丹阳交界所在地)人栅其道,牛因骤奔,故名。”如果这一记载属实,那么,至今已有二千年历史了。由于奔牛之名为骤奔的“金牛”所出,民间老百姓一般对带金事物有好感,因此,就有了奔牛由来的多种具有神话色彩的故事传说。其中最为盛行的是说,在奔牛古运河南面,有一个土墩,每到深夜隐约发出微光。有一天,一个识宝人路过此地发现了这个秘密,告诉附近一家开豆腐坊的店主说,你家牵豆腐的磨盘下有一棵灵芝草,采下这棵灵芝草,便可把土墩洞中发光的金牛钓出来。豆腐店老板听到这个消息后,还未弄清楚这怎样降服金牛的秘诀,就迫不及待拿灵芝草去钓金牛。结果,金牛钓出后,失去控制,狂奔乱跳,直奔运河南岸,跳上渡船,逃至对岸狂奔而去。离开渡船时拉下一堆牛粪,撑船人见状,非常气愤,飞起一脚将牛粪踢入河中,待豆腐店老板气喘吁吁赶到河边,大喊“捉住金牛”,已早不见金牛的踪影,撑船人听说是金牛,仔细去瞧残留在船上的牛粪时,原来都是金子,他懊悔不已。从此,人们便把这个土墩叫金牛墩,又称金牛台,成为奔牛八景古迹之一。之外,还有能仁古刹、陈氏书楼、伯牙桥,高梭乔木、星月池、秀水紫竹、张公钓鱼台、洗心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