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早上好!
今天我要先讲两则名人的小故事。第一个故事讲的是“总理道歉”。霍克就任澳大利亚总理期间,有一次在一家商场内与一位老人就养老金问题发生争执。霍克一时冲动,骂那位老人:“愚蠢的老家伙。”老人因此把他告到法院。霍克举行记者招待会,就自己不文明的语言,公开向这位老者道歉。他说:“那天我非常烦恼,但这不能成为我使用那种措辞的理由。如果我确实伤害了他的话,我愿意就此 向这位 先生道歉,诚请宽容我的不逊。”
还有一则故事是有关前苏联领导人列宁的。有一次,列宁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给列宁让路,准备自己退回去。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着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列宁毫无疑问是一位伟人,但他却不因自己地位的高贵而无礼,这更显出了他伟大的品质。
从这两个故事让我们很容易想到,就在我们这美丽的校园中,也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总有一些令人不满意的现象出现。我们不难看到,清扫刚结束后的校园,就有我们同学扔下未喝完的牛奶袋,饮料罐,面包纸;在整洁的校园里,有我们同学丢的纸屑,塑料袋;在书声琅琅的课堂上,有的同学却精神萎靡不振;在自修课时,有的同学却在叽叽喳喳甚至高声喧哗;在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上,有的同学却左顾右盼,窃窃私语。还有一些同学受一些不良习惯的影响,讲粗话,脏话,争吵,打架,搞不团结;为了自己的酷劲,留长发、穿异服,把充满知识氛围的校园变成了他们的T型舞台。
以上这种种现象,不仅严重地违反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而且也破坏了学校为我们提供的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与我们当今社会所倡导的文明主流不相符。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取决于人的素质,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国民的素质,一个学校的文明程度取决于我们每位同学。同学们,你们是否想过我们文明的言行,不仅代表着我们个人的形象,也代表着学校的形象,更代表着未来祖国的形象。
让文明之花常开在校园——国旗下讲话(第20周)2010.01.11
发布时间:2010-12-0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杏妹
![]() ![]()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