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目的与内容
为了进一步落实“普及与特色齐抓”的科技教育宗旨,丰富学生课余实践活动等精神;在本学年中,我校的科技兴趣小组制定以下几项评比活动:①小发明、小制作评比;②表演小实验;③创作小发明论文评比;④创作小发明绘画评比;⑤创作小发明工艺评比。力争选送一定数量的科技作品,能够参加市、区科技创新大赛等评比活动;同时也争取得到校外单位的技术支持、实践理论指导;
二、活动具体实施过程
(一) 合理使用科技活动教材,使科技活动有目标、有结构、有层次地开展。
学科课程沿知识系统发展,活动课程沿实践系统发展,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便形成了能力系统。能力的培养与发展需要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过程,它应该与知识的发展同步进行。这就是说,活动课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我校要求各任课教师要在科学课程的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中固有的科技教育内容,造就大科技的教育气氛;每个科学教师都根据自己所教的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各种各样的科技活动评比,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了不同层次的教育。
(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动。
能力的培养多在活动中取得。课堂教学只把生动活泼献给学生是不够的,还应当把时间还给学生,解放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获得自由之手。教师要带领学生在校内校外、课内课外开展多种有意义的活动,其中手工制作活动和实验操作活动是学生探求知识、提高技能素质的最佳形式,手的运用促进脑的开发,从而使未知世界变成已知世界,这就是发明和创造。在本学年,我校开展了如下四方面的科技活动:
1、参观调查活动,崇尚亲近自然。
伽利略说过:“真正的哲学是写在那本经常在我们眼前打开着的伟大的书里面,这本书就是宇宙,就是自然界,人们必须去读她。”参观调查,可以把学生带出课堂,带向社会,带向大自然,将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作为他们的认识对象。它为学生亲近自然、崇尚自然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对于发展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本学年度中,我们将组织学生参加新北区的科技夏令营活动,不但让学生见识到各种稀有植物的种类,而且了解大自然的植物多样性,扩大学生科学知识面,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2、科普阅读活动,丰富知识视野。
在兴趣小组教学活动中,结合学校的读书活动布置学生课后阅读各种报刊杂志、科普节目,推荐阅读《少儿百科全书》、《祖国上下五千年》、《我们爱科学》、《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观看《天下》、《探索奥秘》、《人与自然》、《动物故事》等电视科普节目,让学生到“大课本”中去获取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3、小论文、绘画活动,激发探究兴趣。
小论文、绘画活动就是学生将自己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发现,用书面或绘画的形式表述下来。让学生通过写小论文、绘画等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有利于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形成初步的科学意识。在小论文活动中,需要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地学习;而小论文写作的成功,又可以反过来刺激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科学学习,产生从课内外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从而推动学生知识水平和研究水平的提高。
4、开展科技创新小发明评比活动,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学生的科技创新小发明活动,是我校开展学生课余活动的特色之一。以班级为单位,通过每学期的科技小发明作品评比,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三、兴趣小组活动安排
周次
|
教学内容
|
备注
|
第1次
|
成立兴趣小组,布置本学期任务,要求和纪律
|
|
第2次
|
指导如何创作小发明(1)
|
|
第3次
|
指导如何创作小发明(2)
|
|
第4次
|
观赏小发明视频资料
|
|
第5次
|
选题
|
教师进行可行性论证
|
第6次
|
确定题目,制定制作计划
|
|
第7次
|
小发明制作
|
|
第8次
|
阶段小结
|
|
第19次
|
小发明成果展示
|
|
第20次
|
崇尚亲近自然,夏令营活动
|
由新北区科协组织
|
200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