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教育已经相当普及,电子报刊是电脑制作活动的一个内容,主要通过Word2003、Wps2003、PowerPoint2003、photoshop7.0等软件编辑电子报刊,将一些有主题的图片、文字等对象进行编辑排版而成。
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使电脑不在是学生学习的对象,而是学生学习的工具,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了学生的发展着想,培养信息技术特长,同时也为学生自身的学科倾向提供活动空间。电子报刊是江苏省电脑制作活动的一个内容,而且作品较多,主题新颖,版面美观合理、亮点纷呈,而且在全省范围的绝大多数学校都开有电子报刊的兴趣小组。我校电子报刊制作是有一定的基础的,从2004年开始至今,学生作品多次在省、市范围得奖,基于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学生自身的兴趣使然,我们为满足学生发展、学习的需要成立了电子报刊兴趣小组。
一、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
每周参与一次电子报刊制作的学习,第一阶段为理论指导期,约4课时,第二阶段为搜索、整理资料,版面设计实践期,约4课时,第三阶段为后期处理整合期,约5课时,第四阶段为评价期。
在培训学生的同时我们教师也可以积累一定的经验,为以后更好的从事这方面工作作准备。
在学生中培养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分子,为今后做老师的小助手做好准备,也为以后参加省、市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作好一定的准备工作。
二、活动措施
电子报刊是一门不断发展的课程,要创作好的作品,不仅要有较好的信息技术,还要有相当的美学修养。因此,在课程建设中,除了技术的指导,还要注重学生审美观和艺术感悟能力的培养。在涉及技术之前,先利用网络资源和以往我校的获奖作品对学生进行主题内容上的感知,使学生了解怎样的作品才是好作品,接着再指导制作技术,在制作过程中让学生一步一步地体验和学会整个电子报刊的制作步骤和制作要领。
三、课程活动安排
此校本课程分四个阶段实施,实施时间为一学年。
第一阶段:第一课时进行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发展介绍和优秀获奖作品赏析,第二至四课时分别介绍主题确定、文字的资料收集、处理和整理、常用图像处理软件、图片资料的处理等相关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第二阶段:第一课时电子报刊的基本编排技术指导,并将学生作品展示,进行解析,第二至五课时组织学生进行图文混排处理,采用互评和师评结合的方式,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学生感悟美的能力;
第三阶段:在不断的改进和学习中对作品进行反复的评价和修改调整,以比较完美要求来完成后期处理。
第四阶段:对所有作品进行组内民主选评,评出优秀作品并展示。
李云玉
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