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备课组在学校的统一领导和监督下,按部就班。在07-08学年上学期本备课组全体教师在顺利地完成各自的正常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教研工作。全学期全组教师在各级论文评比、教学刊物上获得的成绩有:朱志慧——《关爱全体学生 构建和谐课堂》获江苏省教育学会2007年优秀教育论文三等奖,《谈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发表在省级刊物《化学教与学》2007年22期上;赵骏——《感悟“合作”——对化学合作学习的反思和再实践》获新北区2007年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组织了校化学用语竞赛。各种公开课亦充分展示了本组教师的教学素养与才华,朱志慧老师成功开设了市研究课《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受到同行的一致好评;陈小燕获新北区第二届骏马杯二等奖;高亚静成功开设区研究课《金属的存在和物理性质》、校入门课、与小河中学的校际交流课;赵骏上好了与小河中学的校际交流课等。实事求是地说,如此辉煌成绩的取得,应归功于学校领导的正确引领和大力支持;归功于全组教师的团结协作。下面作简要小结如下:
1、工作有计划,工作有目标,工作有重点。
在校领导的统一要求下,全组教师认真研究了教材、课标、考纲,制定出了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计划,明确了工作重点和难点,明确了工作目标,做到计划在前。配合教务处完成了各级各类的教学常规的检查工作。
2、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勇创佳绩。
在具体实施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本组教师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利用周一下午第三节课和周五下午教研活动的时间,我们对前几天的教学情况进行回顾,特别找出存在的问题拿出来研讨,同时以后几天的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利用在一起办公的优势,经常交流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3、信任和信赖使每位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得到较大的发挥。
组织指导好备课组活动,结合课题初步建设化学教学资源库,一方面收集化学学科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资料(包括典型的案例集,配套练习集),另一方面整理出化学学科的教学资料(开发的校本化的课程,富有学校自己特点的课堂设计方案,特别是每个备课组所积累的系统的拓展性的练习资料)。
本学期我们是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学校的要求尚有一定的距离,科技创新没有突破,竞赛成效还需进一步加强,转化学困生还要进一步巩固,学科影响力还要进一步扩大,教学成绩还要进一步提升,等等。所以,下学期的工作,任重道远。
本学期我们是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学校的要求尚有一定的距离,科技创新没有突破,竞赛成效还需进一步加强,转化学困生还要进一步巩固,学科影响力还要进一步扩大,教学成绩还要进一步提升,等等。所以,下学期的工作,任重道远。
200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