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物理教研组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0-11-30   点击:   来源:   作者:陶文仙
本学期在校领导的关心和物理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结合本校实际,围绕科研兴教的目标,以学习为先导,以教研为动力,以课堂为立足点,坚决投入课改中去,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的落实,并积极开展课题研究,较好完成了这学期教学、教研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 学习教学理论书籍,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1)       开学初组织组内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创新教学》一书,使本组教师在学期初就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头脑。
(2)       组内每位老师每人购买1-2本教育理论书籍,其中有《101种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老师如何做课题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多元化的评价》等,定期交流学习体会,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促进了组内每位教师理论素养的提高。
二、 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工作,各项活动有序进行
开学初,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组织全组教师讨论制定本组本学期教研工作计划,明确本学科的任务及本年级教学要求。再根据各分年级教学要求,制定学期的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进度,并且每人定好自己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做到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目标的进行。
切实贯彻执行教学常规,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在校统一领导下,我们组加强了集体备课活动,每周定时间、地点内容、中心发言人,集体制定教学进度,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法、学法。交流教学中的得意之处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制定八、九年级期中期末复习计划,认真做好这些复习工作。做好各类阶段测试试题的组卷工作,考试后及时做好质量分析工作和成绩统计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和弥补学生知识缺陷的措施。在理论指导下,优化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高度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并主动学习,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挖掘物理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功能,积极推进新课程新理念的教育。
本学期我组积极配合学校开设了多节校级教学公开研究课,根据每位老师的教学情况,我组在开学初的教研计划安排中,就提出了一种研究课思想,即三位年轻教师本学期上二节研究课,一节新授课,一节复习课。重点是发现他们教学中需要尽快改进的地方,通过研讨,帮助他们无论是对教材的理解,还是教学方式的优化,有尽快的提高。老教师上示范课,通过课堂实地观摩,作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大家共同提高。在我组每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这些公开课基本都获得了校领导或同行的好评,其中王晶老师在我校“龙腾杯”青年教师评优课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并代表全区2004年参加教师工作的青年教师开设区教学展示课,获好评,肖云峰老师在本人的努力和全组老师的协助下,闯入第二届新北区“骏马杯”青年教师评优课决赛,最终获得二等奖,恽雪姣老师在我校“龙腾杯”青年教师汇报课比赛中,表现出色,周茹玉老师在我校的教学开放日安排的公开研究课活动中,表现也出色,获得听课老师的较高评价。本学期配合学校与区内的小河中学物理组开展了一次较有效的校际交流活动,在交流心得的同时陶文仙老师、肖云峰老师开设了两节公开交流课,提供了实践交流的机会,小河中学的老师对这两节课,给予了较好的评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组的教学质量继续保持区前茅。
三、搞好教科研活动
全组教师在教务处、教科所带动下,不断学习教学理论和课程理论,不断提升课程意识,更新教学观念,学习其他学科的经验理论,
探索教育规律,研究教育改革,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打好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特别注重把课题研究与物理课堂教学实际紧紧联系在一起,注重课题的实效性,为了稳步提高我校物理教学质量,我组一直在开展与教学相关的课题研究, 2006年又开始了新的课题研究,总课题已被定为国家级课题,主题是收集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物理“包式教学”,达到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我组现在依托学校的学科网,建设初中物理教学资源库,努力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上网了解最新教育动态,并从网上下载大量的教学练习,经过整合,编成高质量的练习,基本做到每节练习电子化,并及时上传到学科网上,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高效服务。
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同时,及时总结经验,并撰写教育教学论文。陶文仙老师、王晶老师、恽雪姣老师都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写了教育教学论文参与市、区的论文评选,其中陶文仙老师撰写了一篇教学设计类论文《三峡工程建设中的物理—机械能与内能的专题复习》参与市论文评比,王晶老师撰写的《学生自主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获新北区教研室论文评比区二等奖,肖云峰老师撰写的《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分层方法与评价》获新北区教研室论文评比区三等奖,周茹玉老师撰写的《自制教具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实践与思考》获新北区教育技术装备论文评比一等奖。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自编九年级物理校本教研教材《生活物理 社会》,在实际使用中获学生好评。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1)加青蓝工程建设,安排有经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备课和上课的指导,
探讨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和方法,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种讲座、讨论等学习,帮助青年教师熟悉教学业务,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2)按学校的要求,积极组织我组的青年教师上好学校的评优课、汇报课、入门课,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全组群策群力,基本都获得校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五、工作的改进和努力方向
虽然组内年轻、精力充沛的教师很多,但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方式研究并不太深入,现在提倡开展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我组教师普遍认同它的研究必要性,所以我们物理教研组的努力方向就是多学习理论,多钻研教材,多研究教学策略,开展更多的有效教学,使我校的物理教学质量再上一个台阶。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研组总结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 曹韡
忙忙碌碌,一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本学期,我们信息技术组的老师在这个学期,立足岗位,团结协作,求真求实,教书育人,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并且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在这个基础上,通过了常州市一级校园网评估验收工作。现将这个学期教研组工作总结如下:
1、立足实际、搞好教学。
我校在七、八两个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这两个年级各有一半学生为寄宿生,计算机操作熟练程度相对较高,其他学生则与之有较大的差距,部分学生在进入初中之前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相对市区学校,我校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基础较差,但相对本区学校,仍处于较好的水平。针对这一情况,我组在教学中,对七年级学生进行教学时,补充了一些目前主流的信息技术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学生的眼界。考虑到八年级学生在下学期要参加常州市会考,教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将考试重点进行详细解析。
2、立足教学、搞好教研组工作
在教导处的要求与指导下,我们在开学初就针对各个年级严格制定了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教学任务,做到教学伊始,整体把握,有的放矢。
本学期,七年级采用新教材,为了更好地组织和开展教学工作,我组进行了三次新教材研讨,统一进度、统一重点、难点、明确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新教材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信息技术教师除教学工作外,还要负责相关的专用室、器材的保管、简单维修维护、使用与使用指导,以及校内其他教师的技术培训,因此,必须具备扎实的业务基本功,在本学期,我组开展了应用软件组内研习活动,提高了组内教师的动手能力。
3、展示风采、认真上好公开课
我组教师认真准备,积极参与区、校级公开课,展示自我风采。曹韡老师参加了新北区第二届“骏马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能力大赛,获得二等奖,李云玉老师也积极准备,圆满完成了校内公开课。
4、其它事务
本学期,我组积极准备,对旧机房进行重组,并抽调出十台计算机,组建了电子阅览室,现在我校已经拥有三个计算机房和一个独立的电子阅览室。九月底,我校以高分顺利通过常州市一级校园网等级评估验收。
学校新添的方正圆明服务器、华为千兆三层交换机和D-Link二层千兆可网管交换机等设备也于本学期到位,目前,我校已有四台独立专用服务器,构成千兆主干网络,楼宇间采用千兆可网管二层交换机控制,接入通过华为先进水千兆三层交换机,保证了网络资源的合理分配。硬件设施到位后,我们立即对原服务器数据进行了移动工作,由于数据量较大,数据迁移工作费时较找,我组成员经常加班加点。
九月底,我校进行了首届校园艺术节活动,我组成员对整个艺术节活动进行了全程记录,积累了大量图片资料和影像资料并制作出相关DVD光盘。十月,学校开展秋季运动会和教工乒乓球比赛、跳绳比赛等,我组成员同样及时对其过程进行摄影摄像,所有图文及时上传到网上,展示了我校师生的风采。
这一学期,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学校领导及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但是检查起来,所存在的缺点毛病也是不少的,还需今后努力改正。主要缺点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欠缺,还存在有懒惰思想;二是工作虽然很努力,可是个人能力还有待提高;三是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不够深刻。今后,我们一定在校领导及全体同志们的帮助下,加强学习,提高工作能力,使本组教师的思想和工作都能更上一个台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北街168号 邮编:213031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