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组成员简介
姓 名
|
性 别
|
年 龄
|
学 历
|
教 龄
|
教本学
科年限
|
职 称
|
朱志慧
|
女
|
37
|
本科
|
16
|
16
|
中教一级
|
赵 骏
|
男
|
31
|
本科
|
7
|
7
|
中教二级
|
高亚静
|
女
|
29
|
在读研究生
|
7
|
2
|
中教二级
|
陈小燕
|
女
|
28
|
本科
|
6
|
6
|
中教二级
|
二、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本组成员大多数已从教化学教学多年,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都比较强,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并且都是有开创力的教师,有较大的潜力可挖,在日常工作中都能兢兢业业,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努力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校化学学科的成绩在区里没有明显优势,具体体现为尖子生不突出,后进生为数也不少。尽管有所调整,但效果不明显,处于瓶颈状态,这是目前困扰我们的难题。经过上一个学期的学习,本学期的任务比较艰巨,本地生源也进入择校班后,普通班级里后进生云集,差的程度从未有过,优秀生的成绩也始终不见脱颖而出。
三、主要工作与措施
1、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理论素质
加强理论学习与研讨,提高理论水平与专业素质。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组织本组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正确把握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方向性,以降低工作的盲目性。本学期本组计划学习的理论书籍有:《有效教学——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化学教学系统论》、《化学教育测量和评价》、《做一名幸福的老师》等。
2、抓住课堂——落实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具体操作体现为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1)本组各组员围绕各种课型,计划分工完成概念(即新授)课、复习课、实验课、试卷评讲课的公开课各一节,通过各种课型的研究来指导和提高成员的课堂教学能力。开课要求环节齐全,课前有说课、集体备课,课后有评课、教学反思,并形成一整套的教学资源:说课稿、教案、学案、课件、评议表等。
(2)对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进行研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市教研室和学校精神等要求每学期重点研究解决1-2各问题,我们组今年提出的问题是:①怎样在日常教学中落实补差提优工作?②怎样让学生善学乐学?计划在集体备课时先确定目前的尝试点,然后由各位教师分别实施,每个阶段后作一次小结归纳出以后调整的方向。以最大程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积极开展组内相互学习,把同伴互助落实到实处。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点,只有博采众长,才能做到最好。要求每一位教师在精心备好课的基础上,都要能敞开自己的课堂,每一节课都能经得起推门听课。听课、评课的活动做到经常化、常规化,听完每节课,都要进行课后交流,上课老师要“说课”,一位教师重点评,其他教师辅助评。
(4)随着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每一个组员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教育服务,充分发挥有的教师精通电脑的作用,带动、帮助全组成员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尽快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尽快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以生动、形象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学期第7章教学内容计划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开足开好各个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第8、9章则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做好PPT和学案辅助教学;中考复习则按知识块和题型,精心准备和精讲精练。学期结束时,形成一整套的教学资料。
(5)协助班主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每一位老师要督促学生及时完成复习、作业等任务。
3、落实常规——坚持科学模式,获得良性循环
在每一个章节的开头,通过集体备课,交流教学心得,讨论教学重点和难点,解决疑难问题,统一教学进度和要求;阶段测试等统一批改并集体分析考试中体现出来的问题,以利于以后的教学中及时纠正;统一作业:以123随堂练为基础,以章节为单位针对本校实际适当补充作业。要求各任科教师做到:备课尽量细致,备学生并超前;作业适量,批改讲评及时;并及时做好学生的课后辅导。及时有效的做好阶段性的总结工作,全身心的把教学放在重中之重,全力发挥集体的力量,争取把化学教学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
4、加强管理,创本组特色
首先,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其次,加强组风建设,继承和发扬本组的认真、踏实、实效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加强交流,尽量把本组建设成团结、和谐、创新、富有朝气的学科组。
5、进行课题研究,提升教科研能力
认真进行区课题《清晰的课堂教学——有效练习的设计》的研究。做到期初有计划,期中有过程性材料,期末有小结。
6、网络教研方面,积极参与市学科网站建设和校教研组网站建设。利用网络资源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
四、行事安排表
化学 教研组活动安排表 时间:2009.02.06
教研组长:朱志慧
|
分管行政:叶雪峰
|
||||
本学期研究主题:怎样让学生善学乐学
|
|||||
周 次
|
内 容
|
程 序
|
主题交流或
讲座内容
|
跟 进
|
|
开学前
准备
|
① 学科问题分析
② 教研计划的确定
③ 教学目标的确定
|
根据市校各级会议精神逐一讨论落实
|
本学期教学常规要求
教研
|
|
|
2
|
课题活动
|
交流讨论本学期课题活动计划
|
课题研究计划
|
|
|
4
|
朱志慧研究课
|
朱志慧说课
高亚静主评
其他交流
|
章节复习
|
高亚静跟进上课
|
|
6
|
高亚静研究课
|
高亚静说课
赵 骏主评
其他交流
|
新授实验
|
赵骏跟进上课
|
|
8
|
讲座
|
朱志慧谈自身感受,其他交流
|
如何撰写教学设计
|
|
|
10
|
赵 骏研究课
|
赵 骏说课
陈小燕主评
其他交流
|
专题复习
|
陈小燕跟进上课
|
|
12
|
陈小燕研究课
|
陈小燕说课
朱志慧主评
其他交流
|
试卷分析
|
朱志慧跟进上课
|
|
14
|
中考复习计划
的实施与调整
|
一人提出中考复习感受其他交流
|
|
|
|
16
|
模拟考试学情分析
|
高校长报模考成绩和存在问题,其他交流对策
|
模拟考试及调整
|
|
|
18
|
讲座
|
专家讲座
|
如何撰写教学论文、投稿
|
|
|
20
|
课题活动
|
各自汇报自己本学期完成课题活动情况
|
课题研究学期小结
|
|
|
期末安排
|
①. 梳理本学期工作,思考下学期研究计划安排
②. 盘点每位成员的发展,明确下学期发展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