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思路
积极引导政治教师学习、研究、实践初中思想品德和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青少年学生道德素养和政治素养,引导青少年学生做合格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切实提高教研工作的效益,营造良好的教研文化,抓好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为提高我校政治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而努力!
二、教研组现状分析
我组现有专职政治教师4人、历史老师2,兼职政治教师2人、历史老师1人。其中高级教师1人,一级教师4人,二级教师4人。我组的优势是所有教师有热情有干劲,努力使自己由合格教师向科研型教师发展;教师之间团结协作,各具优势,形成互补。我组先后被评为区创新示范岗、区优秀教研组、市优秀教研组。
我组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1、教育观念虽有转变,但不彻底。
表现为所有教师虽然在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虽然作了一定的努力,开设了一些研究课,但总体说来,课堂教学大都采用讲授式教学或满堂灌的情况还比较严重。许多学生都将政治列为最不喜欢的课,这与教师没有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有一定的关系。
2、备课组的工作有待进一步强化和细化,加强备课组的集体备课,通过集体的智慧提高课堂效益。
3、在课题研究方面,怎样规范课题研究,使课题研究不仅局限于研究课上,也不仅是出产几篇论文,更要扩大课题研究的受益面,通过研究,使课堂效益有切实的提高。
三、主要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与研讨,提高理论水平与专业素质。组织本组教师认真学
习教育、教学理论,新课程理论、课程改革理论,研究新的课程标准,确立新的教学观念,以此为指导,改革政治课教学,充分发挥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也能正确把握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方向性,以降低工作的盲目性。同时加强教师的理论积累,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时间安排:自学+集中学习。学习形式:看报、阅读教育教学刊物、上网、外出听课等。注意总结教学经验,写好教学后记,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2、继续加强教研组、学科组建设,具体落实政治学科组3-5年的学科发展规划。
3、做好教研组、备课组常规工作,包括教案检查、作业批改情况检查、组内公开课教学及评课活动。督促各备课组制定好本学期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搞好协调工作和集体备课活动,提高集备质量,统一教学进度,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
4、加强集体备课、教材教法研究活动,备课时力求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情感、备手段等,为科学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打下良好基础。用好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效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探索各年级课程的教法,提高新课程的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5、鼓励教师对当前教学中的突出问题、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解决课堂实际问题,积极撰写教改论文。鼓励老师们多深入课堂听课,同事之间互相交流、探讨,相互借鉴,相互取长补短,努力在校内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
6、根据要求,认真写好自己所担任学科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充分备好每一堂课。把听课、备课、学生作业及月考等工作落到实处。
7、积极参加听课、评课、各级各类的教研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好的建议。能及时讨论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敢于交流。
8、及时了解教师教学情况,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9.组织教师反思课程改革。本学期要在原来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本学校的课改情况,反思我校开展活动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存在的问题和思考,形成书面汇报。
10.继续开展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通过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改善教学方式,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11、进一步加强本组的课程资源网建设,具体工作由周小莉老师负责,其他老师分工收集教案、备课素材、课件、习题等方面的资源。积累教学资源,也做到资源共享。
12、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组织本组教师的以老带新、互帮互学活动,从而力促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督促青年教师加强基本功训练,激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种级别基本功竞赛和区“骏马杯”比赛,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督促青年教师主动、积极投入课改,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教学总结,撰写教学后记、教学论文,提高后续教育教学有效性、科学性。
教研组活动安排表
负责人
|
分管学科行政(屠建林)、教研组长(赵琴娣)
|
|
本学期研究主题
|
有效的练习设计与科学讲评,构建清晰有效的课堂
|
|
周次
|
活 动 内 容
|
备 注
|
第一周
|
学习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务处工作计划、教研组计划和学期教学进度安排;各备课组制定教学计划,并按计划开展工作。
|
|
第二周
|
各备课组活动。
|
|
第三周
|
赵文佳公开课;各备课组活动
|
|
第四周
|
落实教学常规,加强集体备课,提倡相互听课;各备课组活动;
|
|
第五周
|
阶段测试和总结
|
|
第六周
|
各备课组活动;
|
|
第七周
|
徐萍公开课;各备课组活动
|
|
第八周
|
理论学习,上交年会论文
|
|
第九周
|
期中考试复习工作布置
|
|
第十周
|
各备课组活动
|
|
第十一周
|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和总结
|
|
第十二周
|
刘永明公开课;各备课组活动
|
|
第十三周
|
毛晓玲公开课
|
|
第十四周
|
赵琴娣公开课;各备课组活动
|
|
第十五周
|
周小莉公开课、课题研究,心得体会交流
|
|
第十六周
|
赵正伟公开课、撰写论文
|
|
第十七周
|
布置期末考试有关工作;
|
|
第十八周
|
各备课组活动
|
|
第十九周
|
科研课题会;
|
|
第二十周
|
学期教学常规检查;期末考试总结
|
|
政治组:赵琴娣
20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