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文组情况分析:
本教研组有18位教师组成,分为四个备课组,分别是七、八、九年级备课组和职高备课组,其中有高级教师3名,一级教师7名,二级教师8名,有区学科带头人1人,区骨干教师3人。从年龄和职称的分布情况看,这是一个由中青年教师组成的富有活力的教研组,本组教师团结协作,老教师能做好传、帮、带作用,年轻教师刻苦勤奋、虚心好学。教研气氛很浓。由于政策调整,职高老师已经有3人转到初中教学,还有两位老师明年也要转到初中。
二、指导思想:
在新的学期里,我们语文组将继续以课程改革为中心,进一步改善科学研究制度和方式,组织教师尤其是职高刚转到初中来的老师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深入了解、研究课程与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探究语文教学规律,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课程建设与与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我校初中和职高语文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工作目标: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加强学科资源网页的建设;深化新课程理论;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促进青年教师的成材;争创市优秀教研组。尤其重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具体如下:
1、认真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工作,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通过各种课型的研讨来指导和提高本组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进行研究,最大程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组织本组教师学习如何评课,如何说课,如何鉴别一堂有效的课,并包括如何评价检测课堂教学效率(包括如何命题)。
2、邀请专家或组织本组骨干教师定期对本组教师进行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与培训,突出案例培训及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相关培训。
3、开展《如何进行有效练习的设计与讲评》问题研究,通过备课组合作探讨,更有效的设计练习,科学讲评,切实贯彻减负增效的理念。
4、有效开展备课组活动,尝试开展学案编写工作,做好备课和练习资源网建设。
四、工作重点:
(一)认真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开展读书活动,不断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思想、理论和教学素养。
本学期,我们将在继续学习深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研修》、《语文课程理论基础》,紧跟时代步伐和应区教研室的要求,研读有关语文有效教学的教学理论著作,开展有关的课题研究;要求教师每人订阅教学刊物一、两本,如:《中学语文教学》(初中版)、《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另外我们要求尽量能读完一、两本文学名著,以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学修养。
规范教研组活动,提高活动效率:时间上每两周组织一次教研活动;为确保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每次活动有主题、有针对性,专人负责,人人参与的氛围。这样通过一系列活动将大家视为一个整体,强化了整体意识,发挥了整体作用,实现了智慧共享。
2、突出案例培训,例如如何撰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论文等,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相关培训。
3、积极组织组内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参与2008年度中学物理教学专业年会论文和其他方面组织的论文撰写工作。
(二)提升课堂研究的氛围
通过各种课型的研究来指导和提高本组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进行研究,最大程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组织本组教师学习如何评课,如何说课,如何鉴别一堂有效的课,并包括如何评价检测课堂教学效率(包括如何命题)。
(三)教学资源建设
组织指导好备课组活动,结合课题初步建设语文教学资源库,一方面收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资料(包括典型的案例集,配套练习集),另一方面整理出教学资料(包括有主题性的课堂录像,富有学校自己特点的课堂设计方案。
(四)积极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本青年教师占大多数,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我们将继续开展青蓝工程建设,尽量以备课组为核心结对子,加强活动的过程管理,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传、帮、带外,将积极为青年教师成长创设发展平台,例如参加区级赛课活动,开设教学开放日活动的教学研究课。
(五)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要配合教导处加强课堂教学的检查与督促,做好各项工作的台帐记录,完成学校网络建设任务。
(六)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
积极科研课题的研究活动,在研究中引导教师备课方式的变化,备课时力求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情感、备手段等,协调教导处做好教学设计典型案例和课程实施“故事” 征集,积极发现、总结、推广教学第一线教师的教学改革成果,为科学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七)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在学校教科室的指导下,团结协作,群策群力,结合学科教学特色,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
(八)组织教师参加区 “骏马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比赛。
(九)组织学生市美文推荐比赛、古诗文创作比赛、作文竞赛。
六、教研组活动安排表:
负责人
|
分管学科行政人员(屠建林) 教研组长(钱丽芬)
|
|||
本学期研究主题
|
有效练习的设计与评奖
|
|||
活动
内容
|
周次
|
内容
|
主讲(评)人或参与人
|
负责人
|
2
|
屠建林、周卫东示范课
讲座:有效练习的设计策略
|
主评人:刘杏妹
主讲人:邵宏
|
郭玉亚、
于小清
|
|
3
|
钱丽芬、张艳研究课
|
屠建林
|
屠建林
|
|
4
|
郭玉亚、于小清研究课
|
|
钱丽芬
|
|
6
|
彭桂芬、章宏恒研究课
七年级美文推荐比赛
|
周卫东
|
钱丽芬
于小清
|
|
8
|
周洁、闾冰公开课
八年级诗歌创作比赛
|
钱丽芬
|
张艳
|
|
9
|
期中考试的复习研讨
|
张艳、郭玉亚、于小清
|
备课组
|
|
11
|
期中考试的质量分析
|
张艳、郭玉亚、于小清
|
备课组
|
|
12
|
许娟、沈珏研究课
九年级作文比赛
|
郭玉亚
|
郭玉亚
张艳
|
|
13
|
刘杏妹、贡维佳研究课
七年级硬笔书法比赛
|
屠建林
|
郭玉亚
于小清
|
|
14
|
朱燕芳、颜梅英研究课
八年级“假如我是导游”口语交际活动
|
于小清
|
于小清
|
|
16
|
包丽芬、何艳萍研究课
九年级广告词创作比赛
|
周卫东
|
屠建林
|
|
17
|
讲座
|
|
|
|
说明: 1.组内所有成员必须至少上1节研究课,所有成员必须参与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2.研究课可同一备课组集体备课。
3.专题讲座必须充分准备并结合研究课进行。充分利用组内骨干教师,并经常邀请校外骨干教师或专家来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