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我们顺利完成了前半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现我就这次期中考试的一些情况向各位反馈一下,旨在回顾、总结、反思我们半学期的教学工作,找出我们工作中的亮点加以很好地继承与发扬,诊断出我们工作中的不足加以调整与改进,从而使我们以后的教学工作更有目的性、方向性、实效性,大幅度提高我校教学质量,让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现做如下分析:
一、期中考试情况分析:
1、七年级:
(1)走读班之间的落差与第一次阶段相比有明显进步,特别是七1班、七2班与七3班差距缩小幅度较大,但不能掉以轻心,还要继续努力,紧紧跟上;寄宿班除七4班稍有落后之外,其它五个班都很平衡。
(2)同学科之间差异不大。
(3)实验班尖子学生分布不均衡,六个寄宿班,七6班的优秀率明显高于其它班级,七9班没有明显优势(分班时该班相对要好一些),班主任要会同任课老师好好会诊,认真总结,查明原因,制定出提优方案来。
(4)年级后五十名,七2班所占比例最大,班主任要从多角度进行分析,特别是学生一头,要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对后进生多鼓励、多帮助,最大限度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2、八年级
(1)走读班之间的落差较大,期中八1班与八3班差距最大,有13分,寄宿班比较齐,相差无几;
(2)落差较大的学科为:八1班与八2的政治,分差为5分,而且是同一个老师教的;八1、八2班与八3的英语分差为6分左右;
(3)年级前十名八8班只有一位同学,前二十名五个寄宿班占的比例很接近,走读班虽然基础比较差,但年级前100名中,三个班各占2个,已经很不容易了。
3、九年级
(1)走读班之间的落差非常大,九2班落后九1班10分,落后九3班26分,情况相当严重,当然九2班之前也有些“动荡”,原班主任生病,将近两周班级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班主任,后来又临时调整班主任,所以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我们更要找主观原因,从教师及班级管理方面去认真反思、总结,我将参加九2班的任课教师会议,共同寻找对策。
(2)学科之间落差也很大,如:走读班的数学、英语、物理,寄宿班的数学、物理,同学科相差太大,很不正常,请相关老师做好反思,我们将会在适当时候召开某一学科备课组会议,好好分析,一定要查处具体的原因出来。
二、对今后教育教学工作的几点建议
1、认真做好试卷分析,找到结症
我们教师往往将各个题型的得分率统计出来,然后将试卷评讲一下就算完成任务了,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仅仅做了分析试卷一系列工作中最简单的部分,而最关键的部分我们忽略了。首先我们应该将试卷好好研究一番,一是试卷整体的难易程度,是偏难、是偏易还是适中,这样就能判断学生达到怎样的成绩才合格或优秀;二是试卷考查的知识点与我们平时教学强调的重点或难点是否吻合,看我们平时的教学是否有偏颇;三是试卷的题型上的变化和分值的变化,看我们是否有平时不重视的题型或没见过、没练过的题型,有些题型的比值增大了,如英语学科八年级和九年级的主观性阅读,题型改成了补全句子,而且是每空填一词,老师和学生很不适应,得分率很低;四是试卷体现一种趋向,通过对试卷设计目的的分析,我们应该善于洞察今后考查的方向,当然这对教师的要求很高,特别是新教师和刚工作几年的年轻教师,但我们可以依靠备课组或教研组集体的力量来解决这个难题。其次我们应该一方面通过流水阅卷,了解其它班级答题情况和试卷得分、失分有关数据的对比,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更能找到自己的不足。我们阅卷完了之后,就是现在我们都可以将别的班级的试卷拿来看看,可以作如下对比:(1)各类题目得分率的对比;(2)学生解题规范的对比等。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点启发。
2、加强同事之间的相互学习,互补不足
我们教师总是想通过各种培训、专家讲座、教研活动来开阔眼界,提高各种能力,这种想法是对的,但我们往往忽略了我们身边的现成的模范,唾手可得的资源,我们学校有支很强的师资梯级队伍,各个年龄层次都有很突出的代表,他们都有这样共同的特点:肯吃苦、善钻研、教学实、方法活;他们深的学生的喜爱,教学成绩比较突出,我想这些教师我们都知道,我就不点名了,希望我们教师搁一搁我们所谓的面子,虚心学一学别人的长处,借鉴别人好的做法,使我们少走弯路,真正挽回我们的面子。互相学习的方式很多,如经常听听课,问问教学上的问题,看看人家是怎样批改作业、怎样进行课后补偿教学的等,我们应该从最细小处学。在学校平时的公开课或各类教研活动中,我经常发现初中和职高的一些教师积极主动参加活动,即使不是同学科的,但这样的教师不多,而且是老面孔,希望我们教师要重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3、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不甘落后
学校在起始年级分班以及任课教师配备上,尽量做到科学、公正、合理,给教师一个公平的开端,当然这个所谓的公平是相对的,但经过一段时间下来,我们有的教师之间的教学成绩却落差很大,同类班级之间差别也很大,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客观因素,主要问题还在于我们平时教学某些环节出现了偏差,有些教师经常抱怨说,我也花了很多功夫,也吃了很多苦,为什么没有效果呢?这就是一个方法的有效性问题,怎么知道你的方法有没有效果?你要经常检测、经常调查、经常与别人作比较。有些教师自己的运气差,怎么分了一个差班,学生天生差,花功夫与不花功夫一个样,这就是一个自尊心或者面子的问题,你如果在乎你的面子,你就会想尽一切办法上,如果你觉得无所谓,你就永远只能这样默默无闻平平庸庸。我们教师常常鼓励我们的学生要相互竞争,勇于争先,不甘落后,我们也应该这样,只有相互竞争、互不买账,我们的教学才有激情,才有战斗力,才会有质的飞跃,我们学校的教学质量才会不断提高。比如七年级的何燕萍、潘婷婷以及华丽等老师,他们原先教职高的,到了初中来了以后很不适应,月考成绩很不理想,与平行班级落差较大,但从我与他们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们很在乎面子,很要强,不甘心落后,也有决心赶超别人,通过不到一个月的默默奋斗,他们进步神速,甚至超过了平行班,这就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一种韧劲和不服输的精神;八年级的数学备课组,他们中的几个小青年,也很好强,都不肯服输,这一次你高一点,下一次她高一点,难分仲伯;九年级的政治备课组、语文备课组等教师之间竞争也很热闹,但他们都是一种非常和谐、非常友好的竞争,大家不伤感情。
4、分类指导,分层教学,个别辅导,促进整体提高
各科在进行整体教学的同时,要分层抓好三类生的工作(优、中、学困生)如优生的培养,可打破单科界线,集中全年级组的优势力量进行,各科齐抓共管,课上组织优秀生讨论难题,典型题,课外增加布置新的内容,课下可个别面批、辅导。中间生,要常抓不懈,课堂教学时,要盯紧不放,课外辅导工作更应做细做实。要掌握好尺度,大胆降低难以达到的训练要求,放弃预计无法掌握的难题,尽量腾出更多自我消化的时间。学困生的工作,难度最大,也是一直影响我们整体成绩的提高。这些学生,需要我们教师要有耐心,细心和爱心,把学困生成绩提高工作,当作一场持久战去考虑。我们教师要善于做这些学生的思想工作,要想尽一切办法“骗取”他们的心,使他们逐步对自己有一点信心,对学习有一点兴趣,然后我们教师要舍得牺牲自己休息时间,如抽出课间、放学后、周末等一点时间对这些学生进行帮扶,哪怕只有一点微小的进步,我们也有收获了!只有这样兼顾几头,我们整体才能提高,尖子才能拔尖。
2008-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