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
上午好!感谢各位家长百忙中抽出时间,和我们一起交流孩子的教育问题,在此,我代表学校教职员工对各位家长和同学长期关心、支持我们的教育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我主要讲两个话题:一是简要介绍一下本学期取得的成果,二是对寒假生活谈点想法。
在上级领导的指导和家长的支持下,本学期我们以优化质量为重点,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以强化管理为手段,促进学校规范发展;以培育特色为亮点,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在“为学生的发展幸福奠基,为教师的人生事业添彩”的办学理念的指引下,致力于师生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打造优质教育品牌,努力办社会、学生、教师都满意的学校。本学期学校获得的荣誉有:
1、2009年10月推荐为“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先进单位”
2、2009年11月获常州市2009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组织奖
3、2009年11月推荐为常州市“廉洁教育好学校示范点”
4、2009年11月推荐为常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
5、2009年11月被评为“江苏省教育学会系统初中教育研究先进集体”
6、2009年12月获“常州市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先进学校”
7、获“2006—2009常州市教育科研基地”称号
家长同志们、同学们,2010年寒假即将开始,大家知道,寒假,在放松身心的时候,学习也不能落下。像往年的寒暑假一样,我们都能看到三种令人遗憾的情景:一种是满怀期望的父母,带着极不情愿的孩子奔走于各个学科补习班或特长班之间,家长着急上火,孩子苦不堪言;第二种是一些家长没时间管孩子,于是就让他们彻底放松,一个假期下来,发现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丢了不少;第三种是还有的家长心疼孩子平常学习辛苦,一放假就带着孩子四处游玩,放松心情,游玩回来孩子连假期作业都没做……
在悠长的寒假,我们的孩子到底该怎么安排学习生活才算合理高效,让孩子在假期既得到充分的放松,综合素质能力又同时有所提升?下面我谈一点个人的想法,供家长们参考。
1、作业篇 不宜安排每周7天都做作业
“孩子假期做作业太费劲,开始放假的前两天拼命做,然后就闲下来了,写了计划从来完不成,到了快开学作业完成不了,怕挨老师训,又拼命补作业,每个假期都是这样。”不少家长在假期常这样抱怨。
其实,老师留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上学期的知识,并预习下学期的知识,让学生通过作业的形式保证有规律的学习生活。在假期的时候除了教研室统一编写的《寒假作业》以外,老师们通常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一些复习的作业,例如背单词、背课文、写作文,做书后练习题等。
对于复习型的作业,同学们不要把它当成是负担,觉得自己都会了、学过了,是多此一举;而是要把作业当作一种必要的复习。根据对人的记忆规律的研究,在假期的时候做适当的复习会加深知识的长时记忆,不容易忘记,开学后学习的新知识也大多和旧知识有联系,巩固了旧的知识,新的知识学起来也会轻松很多。
预习型作业(包括背新的英文单词,语文文言文)一定要以理解为主,不要靠死记硬背。预习型作业是为了下学期学习更加轻松,对新学习的内容有一些印象,所以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不然即使机械地记住了,开学后也很容易忘记,还要重新背诵,这样重复记忆又浪费了时间,又影响了心情。
关于作业时间的安排,在制定作业时间计划的时候,以每周5~6天为宜,不宜安排每周7天都做作业。学生放假时也会有一些偶然的情况发生(比如走亲戚,去旅游),每周不要把计划安排太满,给自己留一点可变动和协调的时间,计划才能真正执行下去。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根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作业一小时后可适当休息10~15分钟。
2、生活篇 有规律的生活才能培养习惯
放假了,有些孩子就彻底松散了下来,“我要10点才起床,上学时起床那么早,我现在要都补回来。”“我今天要玩一个晚上电脑,不睡觉,上学时妈妈都不让我玩。”这是很多孩子在假期常说的话语。有的家长看着孩子可怜的眼神,耐不住孩子的软磨硬泡,心一软:“是啊,孩子那么累,就玩一玩吧,晚点起来也行。”其实,这样做的结果,往往让孩子开学时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适应新学期的学习生活。
有规律的生活才能培养学习习惯。早上可以适当晚起1个小时,但至少应该8点前起床;晚上尽量不要熬夜,10点前睡觉,不要通宵看电视或者玩电脑。此外,还要鼓励孩子适当参加运动,只要不出去旅行,尽量保证每周3~5天的学习和读书的时间。
假期的时候家长也可以和孩子商量,让孩子完成一部分家务,一方面减轻家长的负担,另外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和生活自理能力。
3、读书篇 大量阅读是培养学习能力的好途径
很多学生学习知识时,感觉接受起来又慢又难,是因为知识的背景不够,也就是阅读量不够。假期时,老师会安排学生阅读一些名著,不要把这些当成繁琐的任务。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区教育文体局和新华书店联合开展的全区中小学生寒假读书活动,找自己喜欢的书籍来读,如《明朝那些事儿》《布鲁克林有棵树》《百年经典·小品文精读》《天下阅读·探索美文》《2008值得中学生珍藏的100篇哲理故事》等,让读书变成乐趣和习惯,你会受益终身。
4、交流篇 走进大自然增长见识
寒假主要是孩子放松身心的时光,家长应该学会放飞孩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建议大家在这个假期里,可以尝试几个家庭组织在一起,到大自然中去,这样的话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和相互之间充分享受的快乐时光。
如果家长工作忙碌,也可在周末带孩子去看一场电影,要注意的是,在这短暂的家庭时光中,要充分享受,不要提学习或者其他。这里需要家长特别留意的是,千万不要用成绩为借口,作为是否出去玩的理由,这会让孩子少了一份纯粹的快乐,也影响家庭的氛围。
如果孩子愿意的话,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可以鼓励孩子和同学一起出去逛书店,参加集体活动,这可以增进孩子与同学的沟通,让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升。
5、奖励篇:奖励要注意策略
每一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肯定和赞扬,当孩子取得些成绩时,适当给予他们一些奖励自然无可厚非。然而,过度的奖励不但不能起到激励孩子学习的作用,还将对孩子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会对孩子的价值观产生误导,使孩子养成凡事斤斤计较、讨价还价的坏习惯,干什么事情都要先讲条件、讲报酬。其次,容易使孩子把学习、生活中一切应该做的事情,统统当作“份外”的事,不给奖励就不认真去做。此外,过度的奖励容易让孩子盲目崇尚名牌,滋生攀比、虚荣、奢侈的心理,不仅分散了学习的注意力,还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有的孩子甚至用各种奖励得来的钱去吃喝玩乐,甚至赌博,从此误入歧途。
怎样才能做到科学、合理地对孩子进行奖励呢?作为家长,应该多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给予孩子健康、有效的奖励。心理学研究表明,物质奖励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会起到激励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加,孩子们会更在乎精神奖励。孩子们需要的不只是物质上的奖励,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满足。
最后,祝同学们健康快乐,祝家长们事业有成,让我们以积极、高昂的姿态走进新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