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校本课程教学总结(2009年6月)
发布时间:2010-12-01   点击:   来源:   作者:未知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我们一起学手语》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刘俊俏
 
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学校为了处于无声世界中的广大聋人这一特殊群体,为了能在今的生活中的能最大限度的帮助这些特殊群体。能为广大聋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帮助他们回归社会的主流。在学校领导的主管下,筹划了七年级开设了校本课程——手语。促进学生培养关心他人、理解他人的优秀品格。
手语课程学习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     理论知识:学习手语的基础和手语沟通理论,以及手语的发展趋势等。
2.     在课堂中也将为大家讲授一些手语歌曲
3.     手语学习:以《手语200句》为基本教材,分别有问候、祝愿、道歉、请求帮助等句子,以及日常用语
4.     实践活动:将定期组织学习者和聋人朋友开展联谊活动,促进沟通。以
为了培养新世纪的人才,利用有限的时间,培养有才能的专业人才,将对素质教育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学生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多掌握一项技能,对于培养新一带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学习、实践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手语技能,发展学生的想象、注意力和创造能力,并能较好地锻炼学生的意志、性格、爱心等行为习惯。
经过一学年的的学习,学生对这一陌生的课程已基本入门,从最初的一无所知到能基本识别和运用,并能独立完成一些作品的演示。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组织学生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心灵有了解很大的震撼。绝大部分同学我们普通人学习手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觉得这才是我们这一学期以来学习手语最大的收获。
健 康 教 育 工 作 小 结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健康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极为重要,是学校卫生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的保障。本学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健康教育工作要求,认真地开展了健康教育教学,做好各项预防控制措施,担任七年级1-9班的健康教育课程,现将本学期的健康教育课程作如下小结:
一、 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和方式
主要是增强学生健康意识,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生存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健康素养。
健康教育课程标准规定,以“课”为本,分为10个课时,开学制定好学期计划,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做到课前有准备,上好两周一次的健康教育课。采用了图片、演示、录像等,以讲座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授健康卫生保健知识、常见病预防和青春期生理卫生及心理问题等。
二、健康教育的内容
中学生进入青春发育期,了解生理的变化及卫生保健;青春期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加强修养,处理好人际关系;生活垃圾的处理以及外伤的处理方法;烟酒的危害以及缺铁性贫血的防治;应急生存技能的学习等知识内容。
三、健康教育教学的效果
年初,组织八年级全体学生参加江苏省组织的中小学生网络健康教育知识竞赛,学生对健康保健知识知晓率达92%以上。学期结束,对七年级学生进行全面的健康知识测试,学生对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
四、 健康知识测试评价方法
以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理论知识测试和课外健康活动两个方面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人的健康发展为目标,利用过程性评价和测试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合理、公正地评价。试卷测试评价分为四个等级:优(85—100分)良(70— 84分);及格(60— 69分);不及格(59— 0分)。
五、反思及措施
本学期教学主要是以课本书为主,知识内容比较简单易懂,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基本上都能掌握。下学期,准备从课本书上选择一些知识内容,针对中学生的卫生行为习惯以及常见的心理问题做成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也主动讲、交流讨论一些自己的认识,让课堂变得更有生机,这种教学方式应该效果会更佳。
 
新北区龙虎塘中学   范桂英
                                                           2009-6-22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化学校本课程总结

龙虎塘中学   朱志慧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也是我组市级课题《生活化化学教学方式的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
具体实施的成果:
1、教师每学期写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并建立了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档案袋。
2、课程的组织形式以学生为本,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学生喜爱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述,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不只重活动的结果。
4、教师在每次综合实践活动后,作好记录。
5、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树立档案意识,对综合实践活动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好,期末上交综合实践活动开发领导小组,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并作好展示汇报工作。
依据化学新课程标准的“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要求,作为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社会、科技等有意义的信息,了解其中利用的化学知识,从而促使学生进行更好的创新研究,课程内容从环境、饮食、微观世界等几块开设了八课:
第一课     “空中死神”——酸雨
第二课     水是 生 命
第三课     奇妙的微观世界
第四课     如何让自己吃得更健康(元素篇)
第五课     如何让自己吃得更健康(有机物篇)
第六课     溶液——人类生活离不了它
第七课     自然界与酸碱度
第八课     中毒 急 救 措 施
 
 
2009年6月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我们一起学手语》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刘俊俏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转眼间,一学期只剩下期末考试的尾巴了。作为健美操校本课程的教师,现特将本学期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内容及教学总目标
1、教学内容
1)相关知识
手语的形成 手语的发展 手语的推广及现状
2)基本知识
手语词汇
3)基本交流
日常用手语 交际手语
4)歌曲
感恩的心 我和你
2、教学总目标

 

3、教学安排
学习手语基本词汇,进行规范系统的常用手语学习与训练,学习手语歌,强化学生的潜能、个性素质发展。培养学生理解、宽容、乐于助人优秀品质。
四、考核评价:
1、学生每人都能掌握简单的手语手式,并能进行简单的手语翻译。
2、结合课堂表现及实践能力给予综合评价。(课堂及实践占40%,期末测试占60%)
健 康 教 育 工 作 小 结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健康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极为重要,是学校卫生教育的重要部分。本学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健康教育工作要求,认真地开展了健康教育工作。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按教科书内容备课,认真上好每堂课
本学期按上级教学课程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设七年级健康课。教师以课本为主,分10个课时。做好健康教育教学计划,认真备好每堂课,上好每堂健康教育课,采用图片、录像等多种教学方式,向学生传授卫生保健知识、常见病预防和青春期心理、生理卫生知识,增强学生防病意识,促使学生不断提高健康技能。学期中旬,对学生进行了青春期健康知识考查,学期结束又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测试、评估及试卷分析等。学生健康卫生知晓率达90%以上。
二、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每月初负责出一期校园健康电子报刊,向全校教职工宣传生活保健知识,利用画廊、黑板报、国旗下讲话、广播电视等为宣传工具,宣传有关健康卫生知识以及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提高了学生的公共卫生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开展青少年心理障碍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疑惑,促进学生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三、关心师生,做好卫生保健常规工作
9月中旬,组织七年级学生到龙虎塘镇医院进行常规健康体检,并建立新生体质健康档案卡。对体检有状况的学生及时联系班主任告知家长。
10月底,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积极配合镇卫生镇防疫科,组织190个学生进行流感疫苗接种,1420个学生服用驱虫康的防治工作,并制好统计表。
11月份,积极配合镇卫生院防疫科,组织初中全体学生进行免费麻疹疫苗接种,做好接种记录。
12月底,医务室组织初中全体学生视力检测,做好视力统计情况及近视率。对视力较差的学生及时传授护眼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及保健习惯。
四、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利用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并积极参加市、区教体卫艺处组织的健康教育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本学期,学校未发生传染病事件,建立好健康教育台账资料。
为了学校健康和谐全面发展,今后还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
                                                         范桂英
二○○九年一月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校本课程总结
化学教研组 朱志慧
化学校本教材《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结合学生和学校教育的特点,贴近社会生活,起到连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学生全面素质能力间的纽带作用。课程计划在目标确定的情况下,随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活动而展开,让每个学生个体都得到充分发展。总之,校本教材内容的确定以学生本身的兴趣、需要和学校培养方向为出发点。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查找资料、阅读和研究能力。
主要步骤如下:1 学生和教师确定课题;2学生和教师课下阅读、查找和研究资料;3课上学生和教师通过汇总、讨论和研究等形成校本教材。
如《能源的种类与新能源的开发》的内容摘录如下:煤、石油、天然气、水等常规能源,是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资源,占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绝大部分。煤是很重要的能源。现已探明世界煤的储量约1300 万亿吨。煤作为能源,跟石油相比较有两大优点:一是分布广,储量大,全世界煤的探明储量是石油的 20 多倍,我国还高于这个数字;二是开发和利用的技术难度不大,因此许多国家都重视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在,科学家们正在研究提高煤燃烧的效率,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同时研究煤的汽化、液化等技术。石油和天然气属于流体,便于开采、运输、使用,发热量高,基本上是无灰燃料,是高质量能源,但它们在燃烧过程中,对环境也有污染。到 1990 年,世界石油探明储量为1300 多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约 120 万亿立方米。水是可再生能源。修建水库可以发电、灌溉、防洪、养殖、航运、旅游和改善自然环境等。新能源的开发包括太阳能和在古代就有记载的风能及从50 年代开始利用的核能等。依靠科学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目的是提高能源效率,合理利用能源资源,减少化石燃料的开采,向环境无害化转变,减少环境污染。
从教学反馈和评价看,学生活动的主体突出,兴趣高,覆盖面广;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实现了预期的课程目标。
                                                          2009-1-5
 
2008—2009学年《生活中的物理》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总结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   陶文仙
2007年开始,在我校领导的精心指导下,我们物理教研组全体老师认真贯彻学校综合实践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坚定不移的依照新课程理念,开发了一套物理校本课程《社会生活 物理》(九年级上、下册),通过一年的教学,作一总结。
一、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生活中的物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安排,一般学校在每学期的课程设置时,就排好了课表,每周1课时,并由专业的物理老师担任教学,并有机地与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内容有分有合,灵活掌握。指导老师能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充足的时间资源和丰富的校外资源指导学生以活动小组的形式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期间也发挥校外辅导员和家长的指导作用,以保证活动的质量和学生的安全。
二、确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制定好实施计划
九上活动主题和计划:
1. 时间安排:每周1课时
2. 研究目标:拓宽学生视野,更多的了解生活中的物理,让学生在现有的知识体系下发展其他的能力,例如从网上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等。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研究内容
第一章             交通工具发动机
第二章             西气东输我来谈
第三章             小小芯片大作用
第四章             五光十色灯世界
第五章             形形色色热水器
第六章             多姿多彩电视机
第七章   小小手机科学用
九下活动主题和计划:
⑴能源与环保
课程目标:
了解世界、我国、特别是我市能源结构、特点及使用现状;
了解科学合理地利用与开发能源的途径;
了解我市环境保护法制、现状和措施;
培养我校学生基本的能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意识;
课程设计:
第一章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1.1能源结构、特点及使用现状
§1.2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二章 环境及环境保护
§2.1环境及其现状
§2.2环境保护法制
§2.3环境保护方法与措施
⑵生活用具中的物理学知识
课程目标:
了解生活用具中的热、力、光、电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生活用具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对生活用具的进行节能与环保方面进行评估;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
课程设计:
第三章 电学用具中的物理知识
§3.1电能表
§3.2照明电器
§3. 3电热器
§3. 4洗衣机、电风扇
§3. 5空调
第四章 力学用具中的物理知识
§4.1压强类用具
§4.2浮力类用具
§4.3杠杆类用具
第五章 光学用具中的物理知识
§5.1反射类用具
§5.2折射类用具
第六章 热学用具中的物理知识
§6.1导热与不导热类用具
§6.2能量转化类用具
在一学年的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能妥善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各指定领域的关系,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融合为一个整体。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在性质上,都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都直接面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在价值追求上,都以发挥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能力、社会责任感,丰富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现实体验和经验为终极目的。把握各指定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延伸。如学生开展能源与环保研究性学习,学生了解了能源的种类、好处、破坏情况等,得出了加强环保治理方案或建议,教师根据实际,引导学生做些环境保护法律的社会宣传活动,开展力所能及的环境治理的义务劳动。
三、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
各班的任课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其指导任务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项目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
(1) 在活动的主题、项目的确定阶段,教师能针对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及兴趣爱好、学生所处的特定社区背景和自然条件,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活动主题、项目。
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指导了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着重对活动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
四、丰富学生活动的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每一项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服务、制作、社会宣传、演示、表演、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之间的整合。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03 - 2018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 版权所有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北街168号 邮编:213031  苏ICP备10201501号-2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