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
本学期,在校长室的领导下,教科室以学校发展为宗旨,按照期初工作计划,基本完成校本培训、校本教研、课题研究等核心工作的相关工作任务。现就这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学校教科研的核心工作有四类,它们分别是校本培训、校本教研、课题研究和综合实践活动等。
作为常州市第二批教育科研基地,我校在三年一轮的基地验收工作中,就组织管理、队伍建设、课题管理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和材料整理工作。报告达2万字,材料约200M。经过评估验收,专家评委们一致认为:在这个周期性工作期间,我校在组织管理、队伍建设、课题管理等方面的整体工作成绩显著,在案例学习、课题研究、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等方面富有创新性和前瞻性。专家们对学校教科研工作中,参与教师的整体水平和报刊发表论文的数量与质量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校本培训的内容包含“针对学校领导及各级管理人员的政策培训”、“针对各级部门包括班主任条线的业务培训”、“针对全校教职工的德育培训”、“和针对一线教师的理论培训、技术培训和教科研能力培训”。校本培训的方式主要有“聘请专家、领导、学者及实践能手到学校进行现场指导”、“委派不同层面、不同班组的领导、教师外出参加相关活动”、“就某次比赛或活动展开‘前学习、中研讨、后反思’活动”等。本学期,教科室利用请进来(请常州市、无锡市、新北区等相关部门的教科研专家)、走出去(带领教师去淹城观课并利用中午时间进行议课)、活动培训(参加全国中小学网络创新大赛并得一等奖后进行活动培训)等方式在一线教师的理论培训(如:有效教学培训)、技术培训(如:网络下载视频的科学处理)和教科研能力培训(如:如何开展三效教育、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等方面,做了许多主持、组织和管理工作。在其它方面需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加强领导与管理。
校本教研的内容更多,包括案例学习、主题沙龙、专题研讨(含网研)、叙事研究、观课议课、开课评课、赛课磨课、资源建设、班组团队(含优秀师徒对、品牌备课组、优秀班级组、年级核心组、学科代表组、教学骨干组、教学能手组、教坛新秀组……)建设、学科综合发展、校本课程建设、问题研究基础上的论文撰写……等诸多方面。目前,我校除了在案例学习(做过培训)、观课议课(也叫推门听课)、开课评课(市、区、校公开课听课评课)、赛课磨课(市、区各级赛课的听课磨课工作)、资源建设(在物理做得最多、在地理、历史、数学等方面已经起步)、青蓝工程(框架已搭好,管理需加强)、问题研究基础上的论文撰写(还停留在预约指导、工作组织这的阶段)等少许几项工作方面,有程度不同的工作推进外,许多工作甚至还没起步,校本教研条线管理的责任标准与绩效辐射等工作还任重道远。
课题研究的内容包括统领性课题和项目性课题。我校在“九五”期间围绕语文、物理等学科进行立项课题研究并取得相对优异的评价(两个课题获得市三等奖)、“十五”期间围绕创新教育和新颖课堂教学方式进行统领性课题研究并取得更加优异的评价(一个课题获得市一等奖,一个课题在限期整改、更换主持人的基础上顺利结题并获得好评)的基础上,“十一五”开展了围绕主要学科进行的由浅入深的有效性研究。其中,省教育科学课题《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顺利结题并有望获得好评;中央电教课题《基于网络环境的初中学科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的研究》中期评估获得高度赞许;《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成功开题;《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被评为常州市重点课题;常州市“十二五”“减负增效”课题、国家教育部《初中年级自主性学习方案研究与实验》课题顺利申报成功等都属于标志性成果,“十一五”生物市级课题、数学、历史区级课题顺利推进。课题研究的方式,也从当初简单案例累计式研究、文献学习研究、公开课课后研究、论文先定题后撰写等较原始的方式,进步到案例式主动学习研究、文献式经验专题总结研究、视频式微格化研究、全程式课例研究、案例式学程研究、基于问题研究的论文研究和活动式前中后研究等诸多现代化教育科研方式。课题研究工作的基本框架已经建构成型,每项工作的积极推进和过程管理需要加强,否则,预期的工作就很难推进,对课题研究的认识就会产生偏差,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的绩效就很难显现出来。
综合实践活动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内容不仅涉及学科内、学科间以及班际、组际、级际、校际等多个条线,还涉及到教科室、德育处、后勤处等多个部门,这方面的工作,学校现处于起步并相对迟后的阶段。有待新一个三年期间逐步推进和完善。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 教研室
2010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