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如何开展课例研究活动
发布时间:2010-11-30   点击:   来源:   作者:邵 宏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 邵  宏


一、“课例研究”的概念界定:
       “课例研究”通常意义上是围绕某个或某几个研究项目开展的关于一节课或一串课的研究。“课例研究”的本质不完全着眼于改进某一节课的教学行为,也不完全完全着眼于提高某一节课的教学效益。“课例研究”的本质既是一种对以教师主导教学流程及相关元素的分类、整合与选择的研究;“课例研究”的本质也是研究如何让学生主体更好地经历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习得专业知识与技能、体验学习成功感的研讨过程,“课例研究”活动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的研究方式。

二、 “课例研究”的过程大致如下:
1、研究小组开展研究准备会谈活动(也叫主题式研究沙龙)。
按照学期课题研究计划,研究与准备,教师共同为“研究课”作出详细的开课计划。上课教师预先准备好说课稿和教学设计,这时的教学设计我们也称为课例研究预案。
2、一上研究课:由一名教师在真实的课堂上开设“研究课”,同时,其他教师根据研究小组发放的课堂观测量表进行有目的、有内容要求的观课录课活动。
3、小组研讨:首先,根据研究课开课教师对预案的介绍、对上课的反思与改进介绍;其次,根据研究课观课录课情况,研究小组的教师们(可拓展到学生代表或家长代表),聚集在一起讨论研究目标是否都已完成、研究方法是否需要改进、观测项目是否需要添减。
4、再开研究课:根据第一次研究反思与改进建议与意见,选择另一名教师(也或是同一名教师)在另一个班级开设相对雷同的课题的“研究课”,同组教师继续进行观课议课活动。
5、如果有可能,最好继续进行第三次课例研究活动,完成一个小循环的课例研究活动。
6、形成课例研究报告:根据研究目的、研究安排、研究情况得失形成项目研究报告和项目研究成果(视频研究、研究报告、研究论文、评课标准、观测量规等等)。

三、“课例研究”的几点特别说明:
1、一个完整的课例研究时间一般为10~15小时,并且约在3周之内完成。
2、课例研究计划是课例研究的主干,课例计划支撑着课例研究的过程。课例研究一定要在相应的研究计划的基础上有层次、有递进地开展。
3、观测量表和评价标准是课例研究的重要的标志性研究成果。
4、课例研究报告也叫项目研究报告的质量和有研究资料支撑作为基础之上的论文质量,是课例研究根据性的成果。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03 - 2018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 版权所有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北街168号 邮编:213031  苏ICP备10201501号-2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