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姓名和名誉》 说课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 赵琴娣
教材:苏人版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单元第4课
本课地位内容:
本单元的主题是自尊自信,而“自尊自信”问题,说到底是一个人的人格尊严问题。培养健全的人格,是当前公民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人格问题又是涉及到心理、道德、法律的非常复杂的问题。这一课从七年级学生的实际出发,主要从道德、法律角度阐述人格问题。从法律的角度上讲,人格权包括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名誉权等,本课选取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姓名权、名誉权作为学习研究的重点。
《我们的姓名和名誉》是第4课的第一框,由“说说我们的姓名”、“喊姓名还是喊绰号”、“如何珍惜名誉”三个小主题组成。
“说说我们的姓名”是围绕一个人的“姓名”展开,了解姓名的意义,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姓名权,引导学生重视姓名、保护姓名。
“喊姓名还是喊绰号”引导学生从道德和法律的高度进一步分析探究“绰号”问题。
“如何珍惜名誉”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如何尊重他人的名誉、珍惜自己的名誉。
教学目标:
1、培养尊重他人的优良品格,不给别人起侮辱性的绰号,诚实守信;在社会交往中自觉尊重他人的姓名权、名誉权,学会平等地对待他人,养成诚信的优良品格。
2、在社会生活中珍惜自己的名誉,增强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
3、知道姓名权、名誉权是一个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法律对姓名权和名誉权的有关规定。
4、懂得怎样爱惜和尊重自己的名誉,争做一个诚实守信和遵纪守法的人,用自己的行动为法制建设和社会的文明进步贡献力量。
5、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观察分析问题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教学重点:尊重他人的名誉、珍惜自己的名誉。
教学难点:如何珍惜名誉
教学方法: 问答法 讨论法 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新闻材料 《11个绰号引发的校园惨剧》
思考:这个校园惨剧引发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实例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感悟给别人起绰号,在“好玩”的背后,因绰号问题引发的矛盾也不少,甚至还会有严重后果,引起学生有注意,并导入本课主题。
二、过程
第一部分:说说我们的姓名
首先通过活动:学生介绍自己的姓名及其含义,了解姓名的意义和重要性,再引导学生了解有关法律对姓名权的相关规定,知道法律保护我们的姓名权。从而树立法律意识,学会尊重、维护自己、他人的姓名权和人格尊严。
第二部分:喊名还是喊绰号
活动一: [你说,我说,大家说]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 让学生先亮出自己的观点,并设下悬念,到底喊绰号好不好?]
活动二:列举梁山好汉、足球明星、篮球明星、文学人物的绰号及影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看到:绰号存在的广泛性。一些绰号起得非常的优雅,我们把它称为“雅号”。(积极的一面)]
活动三:诗----《名字》[感悟心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看到:有时候绰号也会给一个人带来烦恼、痛苦。(消极的一面)]
以上三活动总的目的:先设悬念,再通过正反面来说明,绰号是生活中很普遍,很小的一件事,但不同样的绰号,不同场合叫的绰号,面对不同的对象,产生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我们应一分为二地来看待这种现象。尤其通过讨论,可澄清学生对绰号可能存在的模糊认识,又培养了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
师生得出结论: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绰号现象
第三部分:如何珍惜名誉
活动一: 辩一辩:看《CD风波》后开展自由辩论:
[设计意图:通过思辩,让学生知道谁对谁错,而且懂得一个人的名誉,是与他的所作所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个不注重自身修养、不讲信誉的人,自身的名誉就会受到损害。同时要用正确的方法维护自己的利益,通过损害他人名誉的方法维护自己的利益,不仅不能成功,还有可能损害自己的人格。感悟法律、道德对我们都很重要,我们从小要树立法制观念,学法懂法,明确有关法律规定,并学会正确运用法律;也要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突破本课重点难点。]
活动二: 创设情景、感悟诚信 、践约守信、 点滴做起
材料一:出示海尔集团、诺基亚等诚信的例子
材料二:出示我国企业不讲信誉而造成的损失
思考回答:
1、 你读了上面的材料后,有什么感想?
2、 列举身边不诚信的事例及影响
3、你准备怎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正反例子的对比,引导学生认识诚信的重要性。让学生说出生活中不诚信现象,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回归生活、善于观察生活现象的习惯,感悟生活中诚信缺失。更让学生落实实际行动,学会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做一个明礼诚信的人。实现本课目标]
归纳小结:如何珍惜名誉?
三、总结全文
2007.9.25
《我们的姓名和名誉》 教学设计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 赵琴娣
教学目标:
1、培养尊重他人的优良品格,不给别人起侮辱性的绰号,诚实守信;在社会交往中自觉尊重他人的姓名权、名誉权,学会平等地对待他人,养成诚信的优良品格。
2、 在社会生活中珍惜自己的名誉,增强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
3、知道姓名权、名誉权是一个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法律对姓名权和名誉权的有关规定。
4、懂得怎样爱惜和尊重自己的名誉,争做一个诚实守信和遵纪守法的人,用自己的行动为法制建设和社会的文明进步贡献力量。
5、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观察分析问题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重点:尊重他人的名誉、珍惜自己的名誉
教学难点:如何珍惜名誉
教学方法: 讲授法. 问答法 讨论法 案例分析法
一、情景导入
看:新闻材料 《11个绰号引发的校园惨剧》
思考:这个校园惨剧引发的原因是什么?
小结后引出本课主题
二、教学过程
(一)说说我们的姓名
活动:学生介绍自己的姓名及其含义
(了解姓名的意义)
引导:生活中,如果自己不喜欢自己的姓名的时候,能否随意改变自己的姓名呢?是否可以随母亲姓呢?
读:民法通则、婚姻法对姓名权的相关规定。
(过渡)在学校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同学之间、朋友之间不是以姓名相称,而是各自喊对方的绰号。
(二)喊名还是喊绰号
活动: [你说,我说,大家说]
1、你知道身边哪些人有绰号,怎样的绰号,能说出来给大家听听吗?
2、有人说:喊绰号,表示关系密切,能拉近人的距离,叫绰号没有关系;
也有人说:喊绰号是对别人的轻蔑、侮辱,我们不能喊绰号, 你认为呢?
(学生说、辩)
活动:你知道多少梁山好汉、足球明星、篮球明星、文学人物的绰号?
这些绰号有没有损坏他们的形象呢?
(学生说)
小结过渡: 由此可见,绰号存在的广泛性。一些绰号起得非常的优雅,我们把它称为“雅号”。但是,有时候绰号也会给一个人带来烦恼。
[感悟心情]
读诗:《名字》感悟作者的心情并说出作者的心情。
归纳: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绰号现象
(三)如何珍惜名誉
活动: 辩一辩
看《CD风波》后开展自由辩论:
小白:小吴骂他是小偷,侮辱了他的人格,严重损害了他的名誉
小吴:我有言论自由,是小白自己不珍惜自己的名誉
你同意谁的说法?
(学生思辩)
活动: 创设情景、感悟诚信 、践约守信、 点滴做起
材料一:出示海尔集团、诺基亚等诚信的例子
材料二:出示我国企业不讲信誉而造成的损失
思考回答:
1、你读了上面的材料后,有什么感想?
2、列举身边不诚信的事例及影响
3、你准备怎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
对上面所学内容归纳:
如何珍惜名誉?
1、爱惜尊重自己的名誉(自尊)
2、尊重他人的名誉
3、被侵害时,要依法维权
4、诚信做人
三、总结全文
2007.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