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
“安全第一”,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它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学生成长的后盾,所以,安全工作,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在以前,我校学生的那片蓝天并不那么纯净:一年前,就有学生反映,在车站旁有社会青年敲诈勒索他们,后来这样时间又发生多起;2006年6月,有社会青年到班级威胁一名男生后,堂而皇之离开;2006年9月初的一个星期日,有六、七名已初中毕业的学生(不在本校念职高),来校打篮球,无故殴伤一名在校学生,虽然伤势不严重,但影响到学校声誉;2006年9月底,情况更为恶劣,两名职高女生外出购买日用品,被五名社会女青年挟持,幸好司机较有正义感,拒绝搭乘,才避免了事故的发生;上学期期初,经常有社会青年在学校周边转悠……所有这些,向学校敲响了警钟,安全问题迫在眉睫,否则,学生无法安心学习,教育无法正常开展。
为此,在开始阶段,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如:让学生结伴回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老师;告诫学生不要理睬陌生人;让家长到学校接送学生等等,但收效甚微。这些事件的发生,让学校领导陷入深深的忧虑之中:家长把学生交给学校,是为了让孩子得到提高,是对学校的信任。学校虽然不是安全机构,没有执法职能,但应该对孩子们负责,为他们撑起一片纯净的天空。而以前的措施治标不治本,只能是事情发生后的补救,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抓源头。
经过学校领导多次协商,认为事件的发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内部原因
1、学校的管理不够完善。
(1)门卫管理
为什么已毕业学生能进入学校操场打篮球,社会青年能到教室威胁学生,这说明门卫处没有能把好第一道关口,因为学校在前年就要求凭胸卡进入学校,否则,必须登记说明。正是门卫存在疏漏,责任心不强,对有部分相貌上似职高学生模样的不闻不问,使他们轻松进入校园。
(2)安全制度存在漏洞。
发生安全事故多在课间、放学后或假日,在这段时间,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有时处于真空阶段。没有教师的巡查,没有行政的守值,要形成有效的安全保卫,是一句空话。
2、安全教育不到位。
有专家指出,提高我们中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而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青少年欠缺安全防卫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虽然之前学校也作了一些安全教育,采取了一些举措,但那些教育和措施只是消极的对策,一味地避让,从一定程度上说,可能助长了不良势力的增长,没有教会学生怎样主动地应对。而且,现在的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如果没有恰当的引导,他们身体的成长和思维的单纯可能会凭着一时的冲动,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篮球场上被殴打的学生,就马上找来亲戚想报复,结果没有找到当事人,否则,后果难以设想)。
二、外部原因
1、龙虎塘街道处于城乡结合部,工业发展迅速,吸引着大批外地民工到这里打工(据不完全统计,外地人口是本地人口的两倍),他们中绝大多数人为街道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但也有个别闲散人员无所事事,以致于惹是生非,而未经历世事的年轻学生,正是他们欺凌的对象。
2、本地部分学生初中毕业后,未能进入高一级学校就读,他们自身在学校期间属于学习和纪律上的后进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因年龄原因,还不能进入工厂。在一下子脱离了学校教育后,学习压力骤然减轻,有了大量充裕的时间可供支配,充沛的精力无法发泄,目标自然转到学习三年的熟悉的校园,所以就会利用节假日没有老师的情况下来校活动。
3、街道建立了提供市民活动、休闲的场地,但绝大多数的设施只适合老年人和小孩,缺乏适合青年活动的场所、设施。
综合考虑了上述原因,学校领导商定,着重从内部管理着手,以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首先,与政府执法部门联系,汇报学校的安全情况,针对本地人口,希望派出所等部门协助。了解到学校的情况后,街道领导相当重视,及时与相关人员取得联系,对他们不当的行为提出了批评指正。
其次,加强了学校的内部管理。
一、严格管理制度,特别是门卫处的管理。因为门卫是学校的关口。对门卫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所有进出师生必须凭胸卡进出,无胸卡的学生必须做好登记,并与班主任联系,查实情况;来校联系工作的社会人员,先由门卫通知相关人员,得到允许后,填写来访登记表。如遇到不肯合作或阻扰的情况,及时上报学校领导。二、对于在工作上作风散漫,不负责任的人员,立即清退。三、要求门卫必须二十四小时在岗,每隔一段时间巡查校园状况,及时上报安全隐患,做好台帐记录。四、节假日来校的学生或外来人员必须旅行相应的审批手续,发现私自进入校园的人员,要马上敦促其离开。五、行政人员经常到门卫处巡查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不足,必须立刻整改。
二、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
学校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每学期的开学典礼、法制教育报告和平时的集会,对全体学生加强安全教育;利用班主任会议,反复宣传安全的重要性,要求班主任在每天放学时强调安全守则;所有学生中途离开校园,必须有班主任的证明材料,写清楚外出事由及所需要的大致时间;利用宣传橱窗、黑板报等阵地向学生传播安全知识。这些措施的施行,增强了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了安全意识。
三、加强教师的值日工作
只要有教师在,大多数安全问题可以迎刃而解。之前之所以出现事故,关键在于有没有老师的真空时间段出现。
教师值日分这几块:
1、每天早晨、中午、放学的人员进出高峰期间,安排行政人员和教师协助门卫值勤,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外来人员混进校园,同时也对门卫的工作监督,增强他们的责任心。
2、在每节课的课间,每个楼层,各安排一位老师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记载,再由行政人员及时通知班主任。同时当天值日的行政人员,也必须经常性巡查,检查老师的到班情况。
3、每天安排四位男教师,在学生放学时间段(17:00—18:30),在学校周边(南至13路车站,北至18路车站)巡查安全情况:注意周边地区有无社会青年游荡,如有,应上前询问;车站是否有不良状况;学生进出校门,是否注意来往车辆;学生骑车是否规范;个别晚归的学生,有何原因等。如果遇到安全隐患,必须即刻通报学校领导。
这些措施的有效施行,充分保障的学校的安全:自2007年10月起,学校周边再没有社会青年游荡;没有一起学生被外来人员殴打事件;没有一起学生被敲诈勒索事件;门卫的责任心得到提高,能严格遵守学校进出制度,而且,学生安全意识提高了,以前骑车时所做的惊险动作大为减少;因为有老师的巡查,课间纪律上了一个台阶,放学后学生更能遵守公共秩序。
这些成绩的背后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像老师们下课后不能休息,马上需要起负责一层的巡查,像放学时男教师的巡查(学校男教师为37人,巡查的占65%),风雨无阻,忍饥挨饿。但我们可以自豪的宣布:我们为学生撑起了一片洁净的天空。
200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