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细节,构造和谐师生关系
发布时间:2010-11-26   点击:   来源:   作者:李亚芬

 新北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论文评比

内容摘要】生活中有些细节会深深的打动我们,烙进我们的记忆,改变或决定我们对人、事的看法。有时细节如照片,留给别人难以磨灭的印象;有时细节如闪电,照透情感和灵魂深处。成功的教育者深知细节看似简单,却简单中孕育深刻;看似平常,却平常中孕育智慧。只有那些心中有学生,充满智慧,在教育教学中注重细节,用平等、信任、理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的老师才能主动创设、积极捕捉与有效开掘这些精妙的细节,方可于“细微之处见精神”!
 
关键词】细节    师生关系    和谐
 
     教育是人类认识、改造社会的高级活动。它的实施者是人,教育对象是人,评价者也是人。因此整个教育活动的基础也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尤其是师生关系更是其核心,师生关系是教学中的动力系统,它制约着教育的进程,影响着教育的成果。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实现教育教学目的。教育过程中有许多需要把握的教育细节,学生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手势,一次低头,甚至是一件饰品,都有可能成为让我们为之一震的精彩细节,只要我们敏锐的抓住它,深入的挖掘,就有可能找到教育的突破口,甚至可能形成一股强劲的教育旋风,让学生的心灵海洋卷起波澜。
    教育的艺术就体现在敏锐得捕捉具有教育价值的细节上。如果教育过程中有更多的细节被注意、被发觉,那么教育就一定会变得更美丽、更迷人。我们要敏锐的发现学生身上显露出的教育细节,耐心地扣问,静静地倾听,深入地挖掘,在细节上做文章,于细微之处见精神。这样教育就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就能赢得学生的阵阵掌声。事实上,教育的个性就蕴藏在那些生动鲜活、精彩迷人的细节中。
    怎样着眼细节,建立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需要有童心和爱心。
教育心理学家罗素曾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学生非常渴望得到赞扬与爱心,老师的赞赏和关心,鼓励与宽容促使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才能受到学生的信任和爱戴。教师做到与学生交流各种思想;并多与学生家长交换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以及脾气秉性,家访时尽量不要向家长“告状”;教师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停地寻找学生的长处,加以赞扬和鼓励;教师要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偏差进行指导,纠正他们的失误,指出正确的方向。班主任应把热爱学生的情感公平地分给每个学生,那种人为地把学生分成等级,而对自己所喜爱的学生给予偏爱会引起不良后果,是班主任的禁忌。日常交往中,我对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对那些个性鲜明、有特长的学生,鼓励他们克服自身的缺陷,吸取他人的优点,向成才方向发展。然而对于那些偶尔或过多违纪、小错误不断的学生,我们不妨用另一种方法——宽容来对待学生,效果可能会更好些。教师的语言应使学生感到,他们和老师的关系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
二、教师要关注自身的细节 
学生走进学校,他们不仅要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做人的道理。心理学家潘光旦先生曾有一个“从游”的比喻,说教育乃是大鱼引导小鱼游的活动。如果作为大鱼的教师自身行为“不雅”,又怎么能带出言行文明的小鱼——学生呢?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高尚的师德、文明的言行,才能成为学生心中的“名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教师仿佛时刻身处聚光灯下的演员,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学生的关注之下。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可能会让你成为学生真心崇拜的偶像,也可能会让你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光辉形象毁于一旦。相信下面这些现象是我们常常看到的:有些老师当着学生的面抽烟;有些老师办公桌上杂乱无章;有些老师在升旗时与同事小声讲话,或将手插在口袋里,或东张西望;有些老师开会时不停地接、打手机;有些老师答应学生的事却不兑现;有些老师服饰随意,要么不修边辐,要么过于暴露;……记得有一次放学时,我看到两位老师在下楼梯时还在交流头天晚上打牌的输赢,走在他们身边的学生听得“吃吃”地笑;还记得看到这样一则报道,四川某校一高中生,把一体育老师上课时挖耳朵、抠鼻孔、擦嘴巴、脱上衣、提裤子等“不雅”动作头拍成DV影片让全班同学“欣赏”……试想,如果我们的老师自己尚不懂得做人要遵守诺言,言谈举止要谨慎小心,要体谅他人,又怎能让学生信服你讲的那些“要爱祖国,要尊敬他人,要诚实守信,要注意仪表,要……”的大道理呢?身教重于言教。你想让学生学会尊重人吗?那么请记住在与学生谈话时要轻言细语;你想让学生学会爱护环境卫生?不妨在看到地上的果皮纸屑时轻轻捡起;你想让学生学会团结友爱?你想让学生……?我们总是对学生有许多美好的期许,但“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关注自身言行的细节,有助于我们成为学生的榜样。
三、教师要雕琢教学的细节
细节造就专业。好的教学细节,就是很好的教学素材。若能有意地、创造性地开发每一个教学细节,那我们的课程就不会枯燥无味,就能焕发出新的活力。否则,良好的教育教学契机,就会在教师的经意和不经意间流失。对教育细节的关注体现出教师具有科学的思路和务实的精神。那么究竟如何雕琢教育细节呢?
一方面要关注教学行为细节。教学细节的处理,往往无法预设,这需要靠教学的机智,需要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能够抓住转瞬即逝的教学细节,点石成金,使细节成为教学的突破口,成为学生的兴奋点,从而创造精神互动的课堂。
另一方面要观察学习行为细节.有效的课堂观察,将学生行为\神情的每一细节,加以分析,使教师能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反应,了解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因势利导掌控教育的最佳效果。
关注细节,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为。
关注细节,就是用新的教学理念去反思“过去”的教学细节。
关注细节,就是关注学生的生活、知识、情感、体验和发展的过程。
关注细节,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心中有学生,眼中有细节。
关注细节,师生关系将会越来越和谐。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师走向成功的22条“军规”》, 吉林大学出版社。
3.《初中教学研究》, 江苏省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03 - 2018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 版权所有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北街168号 邮编:213031  苏ICP备10201501号-2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