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一起拐弯——以家访来促进师生间的和谐关系
发布时间:2010-11-26   点击:   来源:   作者:张卫

 

新北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论文评比
关键字: 家访 和谐 
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家访作为一种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一种沟通方式,在教育工作中有着一种不同一般的作用,而现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进行家访又能为一种构筑新时期师生间的和谐关系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同时,运用这一手段,有着很多的内在因素、方法和注意点。
一、家访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的内在因素。
1、大家都知道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而且他们与学生具有亲缘性,家庭成员间有一种深厚的天然的爱的感情作为动力,这种爱会产生积极的或者是消极的影响。教师如何充分了解这种关系并运用这一特性加强与学生的和谐关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实现这一作用的最好方法就是家访。
例如,学生在进入八年级时,其思想会进入一个空前发展的时期,其自我意识的觉醒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同时学生也会进入一种迷茫的状态,八年级时班级中有一个女生张雨晗在八年级下半学期时突然迷上了言情小说,而且她迷恋的程度也非常的深,所有的零用钱都用来买了小说,甚至到后来利用掌管班会的便利用班费来购买这些书,而且经常在课上,在晚上半夜还在看小说,造成她有时上课无精打采,学习状态急骤下滑,我在这一情形下,我与几位任课老师到张雨晗家进行了家访,在家访前我们已经了解到张雨晗的父母都在南京工作,她是随着叔叔婶婶一起生活,她叔叔婶婶对她的学习生活非常关心,每天都要检查她的学习情况,他们也对张雨晗最近的情况有些怀疑,当我们把她的情况向他们汇报后,她的家长与我一同与张雨晗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并与其父母进行了电话联系,在几位家长的共同劝说下,张雨晗对自己的错误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保证以后不再随意看这些小说,并且不能影响到自己的学习。在这次家访后,张雨晗的学习生活情况迅速提高,在班级里又回到了前列的位置,后来与她的交流中,她对叔叔婶婶说:“是老师们没有直接在学校里批评她,而叔叔婶婶又对她这么好,对她产生了很大的触动。”在校时与老师的交流也多了,现在想想,这次家访对师生之间交流多了,同时对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2、家庭成员间虽然有爱的感情作为动力,但家长不是天生的教育家,在平时教育中有一定的不规范性,并带有随意性。
如,我班的高洁漪同学,其学习能力很强,在绘画方面有一定的特长,但其学习成绩总是提不上来,在多次与其交流后发现她对自己的要求不高,只要自己能在班级中处于中等的水平就行。我意识到这一定和她家长的想法有关,在周五放学后,我到她家进行了家访,到她家后,她感到十分地吃惊,以为自己犯了什么错误,当知道我家访是为了让她提高学习动力时,才放心下来。在与其父亲交谈中,我证实了自己的想法,高洁漪的家长认为读书就是为了以后能更好的生存,而现实生活中,他所接触到的很多事情让其认为:现在生活的好的,不是当官就是做生意。他没想过让女儿当官,而现在做生意的人大多并没有多少文化,所以在平时他对高洁漪的学习没有什么要求,顺其自然而已,而高洁漪也乐得轻松,所以才会出现上面的这种情况。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和高洁漪家长好好地交流了一下,让其家长能认识到为什么要让学生提高对学习目标的认识,并和高洁漪同学也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在离开这位同学的家时,她家长表示以后会加强对高洁漪学习上的督促,并且表示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这么关心,家长也不能不上劲。通过这件事,我发现家长自己的想法不会因为这一两次的家访而有大的改变,但通过这样的家访,对家长与孩子的行动上有很好的督促作用。
3、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对每个孩子的教育都要因人而异,而家访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在方法上具有个别性和示范性。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有时他犯了错误在学校里大批学生面前批评教育不合适,单独教育又不一定有效果,此时家访就变成一种十分有效的教育手段。 如,班级里的小勇与小凡偷偷地恋爱了,但在与其交流后发现他们对恋爱的认识其实非常地肤浅,对他们来说只是互有好感,但两人的行为却在班级里引起了轩然大波,在与他们交流后,征得他们同意后,我分两天分别到两家进行了家访,但我并没有直接与家长谈论两人的早恋问题,而是先和家长谈了一下两人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对两人在校的好的方面给予了肯定。在家访结束时,我以提醒的口吻对家长说学校里最近有同学有早恋的迹象,希望两个孩子不要出现这样的情况,家长们对这一提醒当然有所感悟,在平时也会加以注意。经过这样的处理,两人的情况明显好转,而且又没有挫伤两个孩子的自尊,这样的家访对学生的教育既达到了对个别情况的独立处理的效果同时对班级中的同学也起到的一定的警示作用。
二、家访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方法和注意点。
由上可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问题上具有一致性,这必然要求我们将两者相互配合协调起来。要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家庭和学校两方面都要做出努力。一方面,家长要把配合学校教育看作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学校要通过多样形式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在各种形式中,家访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家长作为一种师生交流的特殊方式,在家访时也要注意一些细节。
1、对学生情况进行全面普查,做到心中有数。
全面经常地了解和研究本班学生,是做好师生交流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一个老师能与学生做到无障碍交流,可以说就是从了解和研究学生开始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熟悉学生是班主任工作取得成功的保证。班主任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家访是教师密切与学生家长联系的一种最常用的方式,勤于家访,善于家访是做好师生交流的诀窍之一。当接到班主任工作的任务以后,就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的家庭进行普查。通过普查,对全班学生的家庭情况有大概的了解,如遇特殊问题,要进行速访,对个别学生,根据需要,还要常访。
2、注意抓住家访的契机。
家访要达到好的效果需注意好的契机才能事半功倍。毛伟同学有一定的能力,但因为家庭原因在学习生活上对自己的要求很低。作为单亲家庭中的一员,妈妈常常因工作原因不能和他在一起,在缺少家长的督促的情况下,迷上了网吧,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上课无精打采,让家长操碎了心,让老师头痛不已。毛伟有一次上网吧有两夜没有回家,他妈妈找了两天,在一个台风来临的夜晚淋了半天雨才找到他,第二天就病倒了。当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到毛伟家作了家访,在这次特殊的情景下,我只是表示让毛伟的妈妈好好养病,让毛伟不要把学习落下,这时毛伟的妈妈满眼是泪,表示以后会多留时间与毛伟在一起,希望毛伟不要再上网吧了。这时毛伟也忍不住哭了起来,虽然当时毛伟没有说什么,但在后来的一学期,毛伟再也没有上过网吧,平时笑脸也多了,学习上的劲道也更足了。捉住了一次好的机会,达到了家长、教师多次教育无法达到的效果。
3、真诚坦率、理解宽容、引导鼓励。
 教师家访是为了更好地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因此教师在家访时要抱着真诚坦率、理解宽容、引导鼓励的态度。在九年级时,班级中有一学生想报考艺术类学校,但其家长认为艺术类学校没有多少前途,因此反对她报这类学校,造成这个学生在学习上故意放松自己,经过了解才发现她是想让自己成绩掉下来,这样就达不到其父母要求的重点高中分数线,这样就能达到让父母同意自己的想法。我对学生这种极端的想法感到既意外又担心,在当天下午就到她家中进行了家访,向其父母说明了情况,她的父母大感震惊。我与其父母阐述了上艺术类学校也能出人才,学生有这方面的愿望,对其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如果一味的压制,只会适得其反,在我与家长及学生真诚而坦率的交流下,其父母同意了。从此,这位同学的学习一往直前,以较高分数考上了自己梦想的学校。
同时,在平时家访时,其一,宜多鼓励,忌多批评。鼓励是一种有效的谈话方式,通过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克服困难,增强学生奋发进取的信心,当然鼓励也要适可而止,避免使学生产生骄傲自满、沾沾自喜的情绪。同样,批评对于有问题的学生也是应该的,更具有针对性,对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则更应注意分寸,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适得其反。这主要要求教育者应善于发掘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正确认识自身的存在问题,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其二,宜全面忌片面,教育是双向的,谈话同样是双向性活动,要注意彼此间的相互联系。这要求谈话时,双方都要正视问题,特别是教育者不要单纯指责学生的过错,甚至借机“告状”,推却责任。对于谈话的内容更应一分为二,抓住问题的关键,做到晓之以理,方可使学生信服。对于学生家长,应听取他们的意见,与他们达成共识,切忌各执一词,互相怪责。其三,宜多启发,忌武断妄下结论。谈话就是要通过亲切的交谈,使双方在和睦的气氛中充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教育者应该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启发他说出心理话,对症下药,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学生存在问题。
在全社会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形式下,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广大教师的又一重要课题,而家访作为沟通家庭和学校教育的重要桥梁,是我们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家访工作,发挥家访的积极作用,真正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实现新时期的和谐新旋律。
 
参考文献:
1、《教育的智慧》  作者:林崇德 开明出版社
2、《班主任工作教程》主编:周荣秋、章士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教师成为研究者》主编:郑慧琦 胡兴宏 上海教育出版社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03 - 2018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 版权所有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北街168号 邮编:213031  苏ICP备10201501号-2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