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论文评比
【内容摘要】:关于“和谐“二字,一百个人也许会有一百个不同的理解。“和谐”原属美学范畴,指事物和现象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和多样性的统一。“和谐”能产生美,产生最佳组合,产生最佳的效益。但是如果是在和谐后面加上师生关系四个字,我相信大多数有相关经历的人对此的理解都会不尽相同。如今,国家,社会,学校,家长,父母,学生都期待着师生关系是一种和谐关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严师出高徒”等所谓的教学方法和经验随时代的发展已暴露出他们严重的不足。单纯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权威以及呆板的课堂纪律已严重忽视学生的个性、自我探索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现代的教育理念需要的是一种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浅谈对和谐师生关系的理解以及如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关键词】:和谐 师生关系 师爱 教师个人素质 批评
对于一个老师而言,课堂是最重要的地方,而如何把握短暂的课堂教学是至关重要的。老师的任务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营造认知与情感和谐统一的氛围,使其情感因素得以培养,并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充满激情,充满活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与学的境界,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而这一切是离不开一个和谐的课堂,这就意味着该课堂肯定融入的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说到底,还是要靠老师平时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来充实整个课堂。就笔者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 有位伟大的教育家曾经说过,师爱是建立良好师生人际关系的情感基石。的确,尤其对于刚接触的新生和教师而言,教师的什么教法教态并不能在一开始就给学生多大的影响,而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关爱,却会第一时间让学生感受到,从而建立互相的好感以至信任,这一切是后来的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最重要的基础。就笔者的亲身经历,学生对于老师的一开始的印象是相当深刻的,也许就是你一个不经意的善意的举动,就会给他造成一定的影响,有个学生在毕业后留言给我说她的自信就是我在开学对她说的那句话(其实刚开学她的排名等各方面都不是很好,但个性有点倔),在后来的英语学习中一直名列前茅,到中考也考出了116的高分。
二、 教师的个人素质关系到全局。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韩愈名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传道二字,就是人们常说的先抓好思想品德,再抓好学习。自然,一个善良,爱国,尊师敬老的学生又怎么会不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呢,而具备这样品格的学生光靠家庭教育是肯定不够,大多数是受学校老师乃至整个班风校风所影响.这也是最近社会上为什么更加注重老师的的“范”,因为只有教师能身正才能为范,尤其是对学习能力强,心理波动大的的学生,教师的素质如何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开朗,乐观,公正,勤奋敬业,诚实守信的教师,必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给予所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对于学生优秀品格的形成有极大作用,同时也会相应的让学生转移到对这位教师的个人信仰,直至对该门功课的由衷喜爱.这变自然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促进师生的和谐关系的发展。
当然,对于教师,说到身正为范,也肯定离开不了学高为师四个字.有了前面的一切铺垫,还是需要教师要有很强的专业素质,不然教出的学生仅是品德好,显然是不够的,现在的社会往往在某些方面评价教育的成功与否还是更加注重成绩。对于如今的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还是相当不错的,但是这并不意味就一定能教出成绩相当出色的学生。问题的关键在我看来,一要看教者用心与否,二要看一切的教学工作有没有以学生为中心。如果做到这两点,我相信他的课堂教学必然是一个重点突出,井然有序,运筹帷幄,张弛有度,气氛活跃的课堂,学生能够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轻松掌握必要的教学目标.自然学习成绩能够让大家满意。 因此我觉得作为教师应该在这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充分相信身教甚于言传.
三、注意批评的艺术。再完美的教学也会遇到要批评学生甚至惩罚学生的情况,而这时教师更要注意批评的艺术,千万不要弄巧成拙,达不到教育的真正目的.我曾经在班级上批评一个学生发言的声音太小,象猫叫,就是这样一句在我看来不是很重的话,他却一直耿耿于怀,终于在中考后提出了自己的不满,这让我吃惊不小.经过深刻反思,是觉得自己也有许多想当然,并没有完全从学生本人身上考虑,或者说没有考虑学生的自尊心大小,没有给他留有余地,从而有可能会影响他日后对于我这个老师的看法甚至这门功课造成不好的影响。这是我日后要学习加强的地方。关于批评,老教师可能更有发言权,如刚柔并济,迂回启发,有的放矢,开门见山等,但不管是什么方法,都要以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为出发点.
以上是作为一个年轻教师的关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几点肤浅的看法,而能否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将是众多教育工作者毕生追求的目标,其路漫漫,我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书目:批评的艺术(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