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论文评比
【内容摘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真诚地热爱、尊重班里的每一位学生,以进取心对待工作,以平常心看待学生成绩,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以树立老师的威信,并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处理事情的权利。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证。因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真诚 热爱 尊重 专业 自主
一、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之必要性
常言道:“亲其师而信其道”,意思是说学生因为喜欢老师、尊重老师而喜欢这门学科,从而喜欢这位老师的课,相应地在这门课的学习上热情就高,学习成绩也相应地好。事实也证明,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对有的教师很敬重、很爱戴,与老师特别亲近,对老师讲的话、提出的要求他们甘愿接受,并总能付诸行动,这样的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带劲。但我们也可以看到或听到,学生对某些教师的教育不以为然,课余时间对他敬而远之,上课时对他所教的课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抵触和对立。为何不同的教师进行同样的教育却对学生产生如此不同的效果呢?为何同一个班级不同的老师的教学效果会有天壤之别呢?
由经验得知,我们对他人的第一印象如何往往决定着我们以后的行为发展。而教育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学生对教师提出的教育要求或批评意见采取什么态度,往往不是由教育内容决定的,而是首先看这个教师在他心目中是否具有威信。而教师的威信来自哪里?是不苟言笑的表情?还是古板严肃的容貌?更是措辞严厉的话语?我想这些方式在过去的教学中也许是一种创建教师威信的方法,但在新时期中是行不通的。
正所谓“爱屋及乌”,因为喜欢某一位老师,而后喜欢他所教的学科,从而对原本不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也有了学习的热情,学习态度也变好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倔强的孩子也变得柔顺了,这一切都源于这位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才是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证。因此教师的威信应该是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体现出来的一种人格魅力:专业、幽默、热情、尊重、自信、真诚。
二、营造和谐师生关系的几个着手点
(一)真诚地热爱、尊重班里的每一位学生。
1、学会真诚地赞美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长处、闪光点。
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自身的长处或闪光点。作为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长处和闪光点,并且将之放大,对于学生随时表现出来的哪怕是很小的努力或进步都要真诚地不吝鼓励、赞美之词。让学生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关注,体验被人欣赏的感觉,使学生对于一些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长处或闪光点在被放大的过程中逐渐转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对于学生犯的一些非原则性错误,不要有“抓住小辫子”的快感,在批评教育之后,该放手时就放手,该宽容时就宽容,就事论事,绝不“秋后算帐”。缩小学生身上的不足之处,优化学生的被认可心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能时刻感受到来自老师和他人的关爱,在学生的心中播下爱的种子。
2、尊重学生人格、情感和隐私。
每个人都有被人关心、被人尊重的欲望,学生也不例外。像尊重成人一样尊重班里的每一位学生是教师赢得学生爱戴的法宝之一。尊重学生不仅要尊重他的人格,还要尊重他的情感、隐私、爱好和需求。在与学生做朋友的过程中,教师尤其要把握好处理事情的尺度,绝不能信口开河,否则将功亏一篑,还会在学生心中留下诸如“欺骗我们的情感”等印象。如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事情:课余时间某个老师在办公室对着其他老师津津有味地讲着某学生私下里和他讲的话,对学生的情感、隐私津津乐道。我想这样的老师并不是有意要散播些什么,而只是把它当作茶余饭后的一点谈资,取取乐而已。但我们设想一下,如果那个学生听到他所信任的老师把他讲的私话在公开谈论时,他会怎么想呢,结果不言自明。所以作为老师要学会保守学生的隐私,让学生信赖我们。又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碰到不顺心的事,对有的学生常常抱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在情绪失控时一些教学忌语也常常会脱口而出:“你这个笨蛋!”“你真是个糊涂虫!”“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想想这些话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多大的伤害?也许就因为我们一些不经意的几句话打击了他一生的自信。
3、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作为老师,喜欢活泼、懂事、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是很自然的事,但有一点作为教师要时刻记得:爱的天秤不能太倾斜。成绩好的学生在学习上一般不需要教师给予太多的关注,他们的自学能力、自我调整能力一般都强于其他学生,教师只需给予一些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就行了,相反的他们的心理上则需给予相当的关注。而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单亲家庭的、有心理障碍的、经济特困的学生,则需要给予较多的真诚地关爱。套用一句歌词“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有针对性地对待特殊的学生,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困难,温暖学生的心灵,让这些学生感觉到自己不是被独立的,被抛弃的,始终是处于班集体的大家庭中。这不仅有助于良好的班风建设和教师形象的树立,也能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
当然,尊重不等于溺爱,对于原则性的事情必须要严格要求。严格要求也是爱啊!
(二)以进取心对待工作,以平常心看待学生。
个体差异的存在才体现了世界的缤纷复杂。学生在学习上体现出来的差异也是很平常的事。比赛规则的结果就是有第一名就永远会有最后一名。作为教师在考试后要以平常心看待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当然要给予表扬,但对于后进生,我们除了要给予鼓励之外,还要去发现他的特长,对于不足之处要给予帮助。每个人的天性中都有争第一的好胜心,但能力有强弱。人都对自己的辛勤工作通常会有一个较高的回报期望,当这种期望如果得不到满足时,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迁怒于学生,而不能很好地反思我们的工作是否已经做到实处。以进取心对待工作,以平常心看待学生。我们可以以积极的心态去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去帮助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事实证明,给一定的期望和心理暗示可以帮助学生做得更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到一个学校里做完调查后,划了一部分名单告诉班主任,这些学生很有发展潜力,但要求班主任不要告诉学生。一个学期后发现这些学生进步很快。其实这些学生都是随便划出的,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又叫期望效应。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期望效应给学生以真诚的期待、鼓励,对学生充满信心并寄予厚望,不断给学生进行心理暗示:你很行,你能做得更好,从而使学生认识自我,挖掘潜力,增强信心。通过师生共同不懈的努力,使这种真诚的期待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和方向,终会结出预期的果实。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以积极的进取心对待自己的工作,以平常心来看待学生成绩。
(三)“术业有专攻”有助于树立老师的威信。
老师的威信是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条件。老师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除了要做到公平、公正、尊重学生、热爱学生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精通自己的本专业,让学生除了佩服你的人品的同时,还要对你精通专业知识佩服得五体投地。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我的一个朋友在全国无缝焊接技术比赛中曾名列前茅,在本市也是少有的佼佼者。有一次被某高校请去讲课,一群平时上课无精打采百无聊赖的学生在那天想给他下马威,但在上课不久他们却出奇的安静,听得非常认真,对他很佩服。所以说“术业有专攻”是树立老师的威信的前提条件,而有专有品的老师是一定会得到学生的尊重的。
(四)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处理事情的权利。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育人,而非一介保姆,没有必要事事亲为。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既是学生做人的权利,也是教师育人的义务。在一些非原则性的或非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放手给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处理事情,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打造班级管理体制,还能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融洽。
在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同时,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情感资源,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喜欢你的同时,喜欢你上的课,在课上能积极配合你营造气氛轻松热烈的学习氛围,还喜欢做你布置的作业,喜欢……,一切因爱而生的动力会带着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对你的投入给予丰厚的回报。
参考文献:
1.杨连山著:《班主任的100个怎么办》,江苏教育出版社
2.张焕然著:《师生沟通技巧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实用手册》,中国大地出版社,2007年4月